父亲有四兄弟虽然都同住在一个村里,然而彼此之间都鲜少来往。即使相聚一起吃饭也很少话语,象任务式吃完饭就离开。这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然而在这春节期间,发现我们家与细叔家来往多,由于细叔家种菜多,人口又少,吃不完,然后就给我们一些,而我们欣然接受同时带上几句赞美的语言:如你们家的菜真好吃之类。这样一来二去,无形间加速我们两家的关系,反而变得亲密起来。
武志红在《巨婴国》里说,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我们都害怕麻烦别人,生怕这欠了别人一个情。用通俗话说:欠钱容易还,人情债最难还。因此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好意,也不敢麻烦别人,久而久之,两个人之间就变得生疏,走着走着就不知为什么散了。
试想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有多少个很要好的朋友,由于长期不联系,不来往,就只剩下停留微信上,慢慢就成了陌生人。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女的很独立,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当平时这个男主动提出送她回家,或者生病过来看望她时,都给她拒绝。她认为这种相处方式是最安全的模式。然而有一天她生病了,又下起大雨,无奈下就打电话给她男朋友,用商量的语气问他能否过来接她一下,她害怕拒绝。然而电话里却听到兴奋的语气,说马上到。事后她男朋友说和你交往半年了,你从来都不麻烦我,感觉我是边缘化的人,不被需要......

有些人觉得麻烦别人,是一种不礼貌,也觉得自己从情感上亏欠了对方,不好意思开口,但是信任你的人,不会拒绝。
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本来人与人之间就已经很淡漠,有时候因为长久不联系,就失去了一些共情的事情,慢慢客气的像陌生人,也没有了想要继续交往的动力。
那么一旦做点麻烦别人的事情,或者别人麻烦你的事情,你会发现,因为这些,你们有了互动,变得亲切,不再生疏。
如果你有那么许久不来往的一个家人,朋友,或者是想要联系却又难以突破局面的人,那么麻烦他一次,也许打开了这层门,感情会破冰,变得有温度,更加深厚。
罗振宇曾说:“给别人添麻烦本质上就是一种协作,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机制,就是协作”。学会录求帮助,往往能走的更远。作为群居的人们,本来就是互利互助的。有来有往。
比起默不出声的孤独行走,确定需要放开胆子去麻烦别人。但麻烦别人的过程中也得注意尺度。真正高情商的人,不会担心麻烦别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也是给别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