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会选择去跑步?跑者的4大特征,你中了几条?

大家好,我是坚持跑步12年的小哥,月跑量150公里,半马PB 116 的跑者。

热爱跑步,读书,写作,我想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跑步经验分享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小提示:文章有点长,在看之前,请先打开音乐《人间烟火》,泡上一杯茶,静静地读,读完,也许你就会有收获!

你为什么跑步?

还记得你第一次跑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那时候是什么风景?

陪你一起看风景、一起跑步的人还在吗?

你第一次系紧跑鞋鞋带时,身上是不是带着一种想要改变自己的决绝?

可能是体检单上红红的异常指标,可能是镜子前逐渐陌生的脸庞,也可能是加班到某个深夜突然袭来的窒息感。

12年前,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踏上跑道的那个夜晚,那时大学,为了冬季越野赛,踏上了这条跑道。

3年前,我换了一座城,遇到了一群人,确切的说,是一群跑者,他们有的为了减肥,有的为了健康,有的为了自律,然后这群人最终凑到了一起,每天雷打不动的5点20分起跑。

3年前,这一群人只有一个人全马(威神)能跑进3小时以内;到如今,只有我(小哥)一个人还没跑进3小时以内。

你若问我,跑步痛苦吗?

我的回答是跑步过程很苦,但是跑完很快乐。

但正是这种苦,产生了足够对抗生活压力的快乐元素,让跑者能够拥有不同于现代人的生命觉醒。

其实,跑步最不会骗人,跑步是唯一一件,付出必能看见回报的事,且方向很明确,终点就在前方。

当体检单上飘红的指标变成了双脚叩击大地的节奏,

当久坐不动的虚汗化作奔跑过后的大汗淋漓,

最终身体终于挣脱体检数据的桎梏,回归最原始的轻盈。

大概,每个跑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某次晨跑时,突然发现,曾经要命的5公里已变得轻盈,就像那些以为过不去的坎,终究成了身后的风景。

跑步的人,都是孤独的诗人

什么样的人才会选择去跑步?是内心孤独,是多愁善感、是历经沧桑、满身苍夷、悲观抑郁的人,还是深受伤害心如死灰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难言之隐,各有各的身不由己,

那些不能诉说的心事,无人共鸣的情绪,

有人放在了酒里,有人放在了音乐里,也有人放在深夜里,

而我们却放在跑步里。

如果没有一点爱好,又拿什么治愈这疲惫又琐碎的生活,也许我跑的不是步,是一种药,是治愈生活的解药。

你见过八里湖边意气风发的那群跑步人吗?

你见过深夜无人街道的夜跑者吗?

你见过细雨里慢跑,只为洗去心灵尘埃的跑者吗?

这样的画面都在不同的城市上演,那些沉默奔跑的人们,用脚步在生活的拧巴里写下了不为人知的长诗。

跑步的人,或许都是经历过苦难的人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何总有人在夜色中独自奔跑:

当我们主动选择与痛苦短兵相接,被月光拉长的身影,反而成了最忠实的伙伴。

暮色中的体育场渐渐亮起照明灯,不同年龄、职业的跑者仍在环形跑道上画着同心圆。

有人为甩掉中年变大的肚子,有人想治愈破碎的生活,更多人说不出具体缘由。

但所有坚持奔跑的人都知道:当双脚交替叩击大地,那些悬浮在夜空里的困惑与伤痛,终会在律动中找到落脚点。

人生这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赢过别人,而是在奔跑的过程中,解开被束缚的灵魂。

跑步的人,都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

当代步工具越来越发达之后,人们对距离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跑者的脚步却在重新描绘城市的路线。

现代人的焦虑更多,缠满全身的透明蛛丝,健身房里的跑步机承载着太多无处安放的焦躁。

但真正聪明的奔跑者是这样的:用双脚去奔跑,不管严寒酷暑,不会成天坐在空调房里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冷暖;

跑完后的大汗、眼中的微笑,反而成了生活最好的镇静剂。

就像《阿甘正传》里被逼到绝境,破除双腿枷锁的的那个身影,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方向,而是奔跑本身赋予的治愈力量。

很多个的周末,我总喜欢在清晨穿过老城区的巷弄,看早点铺蒸腾的热气漫过青砖墙,听古寺屋檐上风铃的私语。

这些被匆匆忙忙的人们所忽略的城市角落,却在跑者的视角里舒展成流动的画卷。

在这个万物加速的时代,跑步却创造了独特的时区。

配速六分钟的时空里,银杏叶飘落的速度被分解成十二帧动画,咖啡馆飘出的蓝调音符能完整地听完三个小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切换有了心跳般的节奏。

跑者用脚步丈量出的,不仅是公里数,更是被现代生活偷走的细腻感知。

跑步的人,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

马拉松赛道真像一条奇妙的时间河流,起跑时的亢奋人群像涨潮的海水,随着公里数增加逐渐退去,留下真正的朝圣者在孤独中前行。

有人说,32公里后的跑道会过滤掉所有杂音,只剩下自己的呼吸与心跳,这时候身体的疲惫逐渐上涌,但是心灵的尘埃早已消失殆尽,心海如洞庭湖水般清明透彻。

在这跑步这条路上,每个跑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有人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去奔跑,让抑郁随着汗水蒸发;

有人用马拉松奖牌填补人生的缺口,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有意义;

更多人说不清为什么奔跑,就像登山者说不清为什么非要登顶。

但是他们的内心,一定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推着他们向前跑,一直跑到生命的巅峰。

“跑步教会我,终点从来不是目的,路上才是风景。”

那些坚持奔跑的人,本质上都是默默的行动派,心藏目标,不予外人说。

他们不用朋友圈诉说焦虑,不靠酒精麻醉孤独,只是默默地穿上跑鞋,把心事碾碎成跑道上细密的纹路。

当城市在身后渐次亮起灯火,跑者的剪影依然在前方起伏,像永不妥协的逗号,固执地拒绝为人生画上句点。

或许这就是跑步最深的隐喻:生命本就是场没有终点的奔跑,重要的不是抵达何处,而是在流动的风景中,不断遇见重生的自己。

--

ps:你为什么跑步?还记得你第一次跑步是什么样子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

--

--关于小哥--

跑步12年,主要以半马为主,想带大家共同成长,突破自我。

持续读书,持续输出自己。

写作,记录跑步与读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