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读到周岭老师的书《认知觉醒》,读完后,让我醍醐灌顶,受益良多。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如何缓解焦虑?如何保持专注力?怎样深度学习?为什么打卡学习是打不出未来的?如何提高执行力......
本书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语言通俗易懂,甚至很多知识是我们熟知的。它更像一本工具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想要改变自己的有效方法,适合所有人阅读。
就像书中周岭老师在序言中提到的一样:
“更多的时候,你要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时常回顾、思考、实践。直到自己发生真正的变化,而不是一读了之,过过脑瘾。”
知道的东西大多会忘掉,学到的东西才能受益终生。
读书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很多东西都得靠自己去吸收、去实践、去内化。
下面分享我的四点感悟,从读书、成长、习惯、行动四方面来聊聊我的理解,这些想法也只是基于我有限的阅历和认知写出来的,也许有点浅知,但这只是我的主观想法,也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表达,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补充。
01.读书是可以功利的
为什么有的人不爱看书?
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应试教育有关。我们一提到看书,就联想到考试,可谁喜欢考试呢?没人喜欢,所以看书也就变得很枯燥。
我在2019年以前也是不看书的,心静不下来,下班了也只是看视频,看动漫。直到我在工作中碰到了很多困难,自己解决不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
后来我在微信读书上随意看了一些书,才惊讶地发现,我当时的困惑,其实书里早就有了答案。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看书,有些是纸质书,有些是电子书,什么书都看,而且我看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解决当下的困惑。
直到现在,我依然保持着每个月看书的习惯。
前不久微信读书给用户发了年度报告,2022年我总共读了40本书,写了28篇读书笔记。
所以,读书本质上是为人服务的,带目的性去读,甚至读完后能让你发生好的改变,那读书就是有价值的。
那有些人会说:我读书就是很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其实本质上,读任何书都是为了取悦自己。比如读小说,你会获得愉悦感和轻松感,这也是一种功利性的,只是这种功利性是隐形的、潜意识里的、一瞬间的,以至于你的大脑会自动选择忽略。
如何读书呢?
在《认知觉醒》里周岭老师提到了他的读书方法:
只取全书中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读完一本书后,隔天就忘记了书中内容的原因。
正确的读书方法是:读到某个能触动自己的道理或知识,然后停下来思考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什么地方,不断地思考、扩展自己的认知。
《华与华正道》这本书里提到:
书不是读懂的,而是对照你的经验,有一种共鸣。
所以,一本书不一定要全部读完(文学作品除外,这里指一些实用性书籍),而是需要对照自己的经验,链接自己原有的认知去读,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读什么书?
书也是有好坏之分的,有些书写得很枯燥,有些书写得有趣易懂,关键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
首先,我觉得好奇是读一本书的最大动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去读远比那些别人说的必读书单要来的长久。
其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看什么书。比如,你是消极或是内向不合群的,建议可以看些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因为一本人物传记里,他们原本也都是普通人,会经历各种失败、各种困惑,最终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这些人是如何面对困难的?如何解决问题的?如何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
虽然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但至少给了我们信念,让我们相信,有些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你肯努力。
如果你是创业者,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来决定看什么书,只要能帮助你解决业务上难题的书,都可以去读。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得多经历和思考一些事情,等有了困惑、遇到了麻烦,这时候,书的作用就凸显了。
02.成长需要内外结合
成长分为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闭环。
内向成长,简单来说,就是输入性成长,它是围绕自身成长展开的活动。比如读书、专注、学习、自律、早起等。内向成长服务于自己、完善自己。
外向成长,简单来说,就是输出性成长,它是围绕外界的反馈进行的活动,比如写作、演讲等。外向成长服务于他人,满足世界。
比如写作,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脑子里得先有东西,得先进行大量地阅读输入(内向成长),而在写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输入转换成输出的过程(外向成长),读者看到你的文章后就会有反馈,有喜欢、也有批评。喜欢就欣然接受,批评要认真对待,任何的反馈都是帮助自己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输入兼顾输出,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
总的来说,先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慢慢影响他人变好。
03.习惯是一种内在动机
成长就是不断地培养习惯,从而让自己发生改变。
而改变的动机又分为三个层次:结果、过程、内在
第一层基于结果的改变。就是设定一个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作出相应的改变,比如:一周读20本书、1个月瘦10斤等。这种基于结果的改变,只要目标实现了,那行动也就终止了,是一种短期习惯。
第二层是基于过程的改变。相比于结果,它更加注重改变行为的过程。比如:为了减肥,每天坚持跑步1小时;为了读更多的书,每天要坚持读2小时等。这种改变,往往会陷入一种盲区,就是为了行动而行动,一旦行动中断或是没有完成计划,人就会产生焦虑情绪,精神内耗会很严重。
第三层是基于内在动机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自己的需求和身份,比如我坚持运动,只是因为想要保持健康,成为一个健康者;坚持学习,只是想要充实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方式不是聚焦目标,而是你想成为谁。
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你就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每一次地改变,都是在巩固自己的身份,成为更好的自己。
04.行动是打破概念的一把锤子
王小波说: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地愤怒。”
多数时候我们对生活充满无力感,来源于没耐心、不自信,想太多、没行动。
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关键是我们手中没有拿起那把行动的锤子。
没有行动力,这世界只是一个概念。
认真做事听起来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而PDCA刚好为我们做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叫戴明环。
P(Plan)计划:确定目标和对策,最好是目标可量化,对策可执行;
D(Do)执行:针对目标,开始展开行动;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及提供优化措施;
A(Act)修正: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进行复制并形成标准,失败的教训则进行反思,避免重蹈覆辙,未解决的问题则放到下一阶段进行PDCA循环,周而复始。
PDCA是一个闭环,但它又是循环往复、不断向上爬升的环。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做人、做事如果依照计划、目标、检查、修正,也会不断地越变越好。
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要有目标和计划,但我们也无需完全按照计划执行,顺势而为就好。如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在变化中建立新的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
写在最后
稻盛和夫曾说: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比出生时有一点点进步、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想要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生命真的就像一只万花筒,在照见自己的同时,也能照亮他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光,熠熠生辉。
好啦,这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写得还行,就请点个赞、给个关注吧!
/End
#成长
大家好,我是杨小橙,从今天开始更新我的简书了。
本人比较社恐,所以很多时候,文字能表达我想要传达的观点。
也喜欢分享,分享读书、分享写作、分享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一起越变越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杨小橙 | 《认知觉醒》| 认知清醒了,人就活得明白了
愿我们都能奔赴在自己的热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