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看清了女性的命运,也就理解了生活
《她们》是阎连科的新书。单听阎连科的大名,就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以前不懂散文,总是不知道什么样的叫散文,上学的时候学过不少散文,总认为应当是跟课本一样的抒发感情,或许是那些文字优美的无病呻吟。因此看的散文少,甚至有点排斥散文。现在看来,是我对散文的误解,因此也错过很多好书。
以下是看完这本书后的个人想法。
1.女性的婚姻观
我生于农村,据我所知的女性命运大概从结婚生娃定性,很多女人会因着有孩子而将就过日子,不管这日子是好是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别人强加的。在结婚这件事上,她们会认定一个完整的家会给孩子幸福感,从来不会反省不幸福的完整的家有什么意义。
经常听到女性朋友抱怨婚姻不幸福,老公不体贴,但要提到离婚,她立马会酱红着脸纠正道:有孩子。我只能默不作声,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会思考那些坚决要离婚的女人是怎么想的。
朋友陈是坚决离婚的女人,各种家庭矛盾,她难以消化,终于在某次吵架现场,她老公失手打了她一巴掌,于是她便有了正当的离婚理由。没有家产可分,连结婚买的首饰她也不屑一顾,净身出户,唯一舍不下的是孩子。她深知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养孩子,只能在每个周末放假时接过来带孩子。
她从一个吊儿郎当的少女,经历果断的离婚,迅速成长,经济独立后,她老公和婆家也尝试着弥补与修复,她不喜欢吃回头草,理解破镜重圆的谎言,依然独自生活。自律且认真的活着。现在呈现在她身上的是担当与责任,还有更加自信的人生。
朋友蒋18岁出门打工时,赚的钱寄给弟弟妹妹,交学费,生活费,直到弟弟妹妹毕业工作。至今她31岁,没有谈过恋爱,也不想谈恋爱。曾经看似懂事的姑娘,内心里一直痛恨生活的悲剧。当大家劝她谈恋爱结婚时,她往往一笑而过。只有我懂得她说的父母没钱,3个孩子的悲惨童年。
农村养大的孩子,有几个父母会照顾到孩子的精神情绪呢?他们的长辈告诉他们,只有给吃的给穿的,养大算数。命运是按照父辈的方式继承,可是没有人告诉他们,我们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已经改变我们的意识形态。正是她的家庭背景,让她没有结婚的念头。
有人会说她不太正常,因为生为女性,结婚生子似乎是一条既定的道路。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她不结婚,她一个人,她上班,她养活自己。外界的批评和议论,她大可不必在乎。她在乎自己的感受,活自己,真实,我倒觉得比那些整天抱怨老公抱怨婚姻的女人过得踏实自在。
2.相亲时女性在挑什么?
看到抖音上调侃相亲的视频。
女: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工资多少?
那天在办公室里聊到这个话题,有个单身小哥哥表明态度:我有车有房有存款,但女方有啥?我照样有要求,不可能你就出一张脸,就要跟我一起分享我父母打下的“江山”。当然,他家里算是有点钱的,但也一直单着。可能因为身边太多现实的女孩,还没找到那个可以共度余生的人。
有时候只是我们把物欲夸大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简单的物质足够生活,前提是两个人有感情基础。如果把爱情一概不论,只谈物质,后期的矛盾会迅速滋长,且不能熄灭。爱情,虽然是空洞的感觉,苍白的言论,却是正儿八经在婚姻里的态度。没爱情,没喜欢,有谁会忍让那些缺点与坏习惯呢?
我身为女性,理解女性为什么在相亲时,多少会在乎男性的家底,毕竟我现在的生活便是一个例子。当初跟我老公相亲,他没工作,我第一眼见他,高大白净,心里便有几分好感,后来,他与我形影不离,我便以身相许。现在看来,他没赚钱的能力,没家底,生了孩子后,我们一直异地,跟我之前渴望的完整的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心里自然有落差。
我老是后知后觉,如果当初能找个有能力一点的,可能与现在的处境大不相同。眼光短浅,贪图当时的欢喜,如今的苦当然也得承担。
所以相亲时,不仅要挑感觉,对家境和能力一样要有所判断。不好高骛远,找个跟自己匹配,能力相当的,一起成长的婚姻才能走得长久,不劳而获的经济基础,体现不了各自的价值。
3.生儿育女,女性责任与反思
在网上看到关于女性的言论,大概是嫁人后生娃带娃的艰辛,家庭生活的不幸福,做饭洗衣拖地,为了男人为了孩子变得不再是曾经的自己,大多女性会认为男性会没什么变化,只需要赚钱养家就好,其他地位不变。很多父亲不怎么带孩子,竟然造出“丧偶式婚姻”等词语。
我小时候,爸爸在外打工,我妈养大我和妹妹。我们老家很多这样的例子,男人在外面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在老家带孩子的女人被称为留守妇女,我以为这些词语贴切地符合我们的身份,从缺失父爱的童年里窥见现在的痛苦,无可奈何。
某一天,我跟我妈说,我没有感受到爸爸的存在,我是妈妈带大的孩子,不喜欢爸爸。我妈竟然抹眼泪,她说,你爸在外面赚钱啊。
从我妈眼泪里,从我生活的困境里,我看到了现实。他不出去赚钱,我们的生活靠什么为继?没经济来源,家庭如何维系?原来一切只是生活所迫。所以能在一起生活的夫妻,应当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另类的生活的苦,你并没看到。
以前有个同事,她的婚姻说来并不怎么幸福,但是她却甘之如饴。当她盘算着怎么离婚时,意外怀上二胎,我们本以为她会打掉孩子,结果她却欢天喜地的生下孩子。我问她,这么辛苦为男人生孩子图什么?她却很茫然的回问一句:孩子是我怀的我生的,怎么能说是为男人呢?我是为我自己。她的通透,她活得明白,所以不管生活有多少困难,她一直在坚持,反正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女性在婚姻的角色似乎早已确定,但也需要认清自己何而为人,并不是为他人,是为自己。生活的苦,需要共同承担与解决,不要一味的责怪男人。
少问为什么,多问凭什么。
总结:《她们》是阎连科的散文集,以上皆是从他文中的女性联想到我身边的女性,生活态度与现实问题。在阎连科的她们里,我看到是真实、自然、亲切的文字,表达出有温度的乡村感情。散文,是作者的一种生活,从简单的文字里凸显出对生活的态度。
书评是对一本书的评价,算是议论文,而我这只算是读后感,算是引申出的一种情感,对此书的一种认可和喜欢。从这本书开始喜欢散文,极简,纯粹,表达生活,便是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