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牛津艺术史 现代艺术:1851—1929》[美]理查德•布雷尔特
推荐程度:4/5
本书探讨的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艺术的一波巨变,系统的总结了这段时期的主要流派: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结合彼时经济、历史、文化状况对艺术产生的条件、艺术家的回应。对于现代艺术入门是极好的参考书目。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召开拉开了由欧洲蔓延至全球(Euro-global)的现代艺术浪潮的帷幕。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向公众开放,标志着以现代主义再现20世纪得到官方认可、制度认可。此间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
现代艺术主要流派
流派1: 写实主义
流派2: 印象主义
流派3:象征主义
流派4:后印象主义
流派5:新印象主义
流派6:综合主义
流派7:纳比派
流派8:野兽派
流派9:立体主义
流派10:绝对主义/构成主义
流派11:超现实主义
流派12-17: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涡旋主义、新造型主义、达达主义、纯粹主义
现代艺术的条件
现代艺术的条件
艺术家的回应
艺术家的回应
图像学
性与人体、社会阶级和社会意识、反图像学:无主题艺术、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现在艺术内容分析的四个基本领域,每一个主题都有重要的艺术作品,都仍有极大的发掘空间,对重要作品的诠释、讨论、批评启发学者思索新研究领域。
性与人体
“现代”是一个严重世俗化的年代,宗教已经被置于次要地位,在缺少宗教和社会等级的情况下,艺术家们被迫去寻找一些能吸引眼球的主题,其中性别和两性之间的斗争变成了重头戏。
图像学主题1:性与人体
社会阶级和社会意识
现代文明是庞大的新兴中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阶级的产物,城市工人阶级与传统农民或欧洲农民工的联系是复杂难析的。现代阶级叠生、覆盖于旧阶级之上,它们在社会中制造影响各自的那种紧张。阶级那适宜的、固有的特性,和同一阶级内的精神、社会的紧张状态都被记录下来。
图像学主题2:社会阶级和社会意识
反图像学:无主题艺术
对于现代艺术家视图否定图画具有意义的情况。第一种方法:再现彻底平反的事物,也就是没有象征意义的主题。
图像学主题3:无主题艺术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图像学主题4: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