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专生可能正在掀起中国 a 股的一场超级大骗局,涉及百亿元规模货款,十余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股价暴跌背后是数十万股民的血本危机。博士认为,这可能是一场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融资性贸易网络骗局。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据目前所有公开信息,飞机博士梳理了世界脉络。
这几天 a 股上市公司凯乐科技突然连续跌停,原因是这家立志要成为量子通信行业先行者的公司接连发出公告,称,上游供应商新一代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收了自己 95% 的预付款,但就是不给发货,逾期货物规模已经超过 10 亿了,而总体预付款高达 62. 27 亿。假如未来仍不能如约供货,这批预付款就打水漂了,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占了公司总资产的一半,专网通信业务占年应收的90%。因此,凯乐科技嘣嘣嘣跌停。
问题来了,这什么货?要给 95% 的预付款?首先说凯乐科技,公司 2015 年宣布将主营业务从管材生意转向专网通信,定增 10 亿资金,目标建值。这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量子通讯,如此大的业务转型在 a 股不罕见,毕竟资本更爱炒概念股。那么,凯乐科技如何玩转这个专网通信新业务?凯乐和自己的客户签订提供专网通讯的合同后,要向网络供应商预付不低于 30% 的采购款,但实际预付比率可能更高,而客户只需要向凯乐预付 10% 的定金。再看新一代专网通信公司与凯乐科技的采购合同,在一周内凯乐预付最少30%,破款版的采购款满 6 个月再付65%。新一代公司在合同生效后 180 个日历日保证到货,因此凯乐就按邀约支付了全部合同金额 95% 的预付款。如果凯乐客户只给了自己 10% 的定金,一旦违约,凯乐得亏死。所以风险完全锚定在凯乐这边。大家都知道,如果生产商能够规模化量产,预判有广阔市场前景时,它就会大量生产,这样下游的预付金并不会太高。如果业务造价高,技术性强,但市场不确定性也很大,预付款高是可以理解的,但累积 95% 的比率确实还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为何凯乐却如此不在乎风险,最终交了定金,买了个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