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武焦点学习分享第175天,约练50次。
今天上午和L老师、Z老师约练。我当观察员,Z老师是咨询师,L老师是来访者。
L老师是想从来访者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咨询师的如何来思考问题的,就选了一个话题。
本咨询过程很全面,包括咨询设置和密码原则,以及最后结束的赞美、桥梁、建议都很到位,包括问话语言都很老道,可见Z老师还是很有经验的老师。
咨询时做到贴着来访者走,及时的赋能等,前面能从来访者的叙述中,保持自己的预设,起到专家的作用,提出了有价值的、朝着建构解决之道的提问。但后来访者说得太多,失去咨询师的作用,围着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转,而且咨询的落角点都是问题中的人物,走出了咨询的这个主道,这主要是没有去确认目标,所以后面的变得散,而没有聚焦。此时可以说“虽然看到你对朋友有些不耐烦的情绪,但今天你能来谈这个问题,可看到了你其实很在乎你的朋友,那今天你是来聊的是对这个问题有的思考?还是来谈同学真的这份友情呢?”如此去确认目标。
不确认目标有三种情况:
1、我以为的目标只是我以为的目标,需不知这其实并不是来访者的目标,虽然来访者能和你继续聊,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可能这个问题正好也是来访者想聊的,而这只是咨询师自认为的目标,这也是我常犯的错。
2、来访者倾听较多,害怕漏掉来访者说的,不敢去确认目标。盲目的跟随着来访者,并没有站在一个咨询师预设的高度来倾听,去有意识的回应。
3、若确定了目标达不怎么办,所以就不去确实目标。
当来访者说得很散、很乱时,我们可以把这个球踢给来访者问“刚才听了你说了那么多,你是想告诉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