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营的小伙伴的号召下,开通简书,作为自己的电子进步本。
从头听了一次预热课,听课带记录花了90分钟,写简书花了60分钟。
不同领域高效人士的成功案例
1.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被称为亚洲电子大帝,三周学完美国高中课程,入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股神沃伦巴菲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在会计课上考试,全班200多人,老师卷子未发完,巴菲特已答完交卷。
3.歼二零总设计师杨伟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初中毕业后未上过高中,自己在家准备后随即参加高考,最终成绩与科大少年班和清华北大录取线只差了几分。
4.高盛集团总裁加里科恩,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但依然能在面试前一周时间通读600多页投资著作,顺利成为华尔街交易员,最终成为高盛总裁。
5.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像力研究所科学主任,斯科特考夫曼从小患有学习障碍,如今成为一名研究所主任,并著有《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一书。
6.斯科特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四年33门课程,其中包括十天学完线性代数。并著有《如何高效学习》、《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彼得蒂尔说过“伟大的公司是建立在开放却不为人知的秘密之上的”(Great companies can be built on open but unsupected secrets),那么,伟大的人生也亦如此,也一定是建立在开放却不为人知的秘密之上的。
把不同的学习轨迹比喻为从A点到B点的过程,共为以下四种:
那些高效能的人士一定是第一种,快速的达到彼岸,实现人生目标。
而大量的人是第四种。比如我……
著名的物理大师理查德费曼教自己的妹妹读书的方法:
“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著名的围棋冠军李昌镐描绘自己的读书过程:
“我遇到句子或单词不理解,我绝不会跳到下一行,有时候我读两三行就需要5-10分钟,同一个句子,同一页文章,我会读了一遍又一遍,真是无可奈何的蜗牛读书法”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将教育学前辈600多页的教育学著作翻译一遍,抄写两遍,天才来自重复。
核聚老师在一周的时间内将《童年的秘密》看了200多遍,并在2012年9月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上做了报告。
(我真查了一下这个研讨会,但不知道哪个是核聚老师)
学习的核心思维模型
每学会一个知识点,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的,然后回顾不忘,随后以此类推,不断反复。反复回顾,反复用这套方法学习新的知识点。
看似简单而笨拙的方法为什么会有效呢,因为知识具有高度可压缩性,学会一个知识点等于学会1万个知识点,同样的,忘记一个知识点就等于忘记一万个知识点。无法达到高效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不熟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想要扎实掌握所学,又要极速推进,必然要高频回顾。
大道至简,不繁,很难!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内容,老师在课后的四个问题,这次都能答上来了。
感觉信息量巨大,也要不断的咀嚼和反刍,不断的重复。
知行合一,实现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