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在点映阶段就备受争议,而且是差评居多。上映后,这种争议似乎进一步加剧。喜欢电影的人说它一部注定载入“影史”的电影;批评者则说它乏味无聊,过于“真实”的画面也让人频频出戏,李安这次栽了大跟头等等。观影前,争议带来更多期待;观影后,更能理解这些争议。许久不愿提笔的懒惰,也终于在观影后有了想治愈的冲动。闲话到此,开始正题。
(温馨提示:文章前半部分谈120帧观影感受,后半部分谈剧情感悟只涉及微量剧透,不影响观影体验)
120帧的《比利·林恩》不好看?也许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3D/4K/120帧”,成了这部实验性电影的最大关注点,甚至,超过了李安的名字。“3D/4K/120帧”,片名叫《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的波澜壮阔以及宏大超清的战争场面。也正是这样的期待,导致了许多失望而归后的疯狂吐槽。就算这是史无前例的120帧,就算李安热衷于尝试新的电影技术,但这毕竟是李安的电影。技术可以成为亮点,技术可以带来颠覆式地观影体验,但技术终归是为故事服务的。这一点,安叔想的很明白。细细想来,你曾几何时见过李安如迈克尔贝一般炫技秀场面?《饮食男女》、《断背山》、《色戒》、《少年派》,曾几何时,你在李安的电影里见过所谓的“高潮”?
“安安静静听我讲故事,看我给你呈现矛盾,最后你带入情绪停不下思索。”李安还是那个熟悉的李安,那个会讲故事,想讲故事的李安。所以,你可以很期待这部电影的120帧效果,但也请做好准备,这依然是一部很“李安”的讲故事电影。
首先想谈谈120帧的观影体验。120帧的画面下,“真实感”是最直接的感受。高帧率使得所有物体的移动都变得特别清晰,特别是战争场面和中场表演,就像是拿着高清望远镜在看实景一样,炮弹烟火的移动都能看得很清楚,丝毫没有模糊感。而影片中非常多的人物面部特写,很有角色打破第四面墙同观众直接对话的感觉,让人有种深层次的“沉浸式观影”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推荐朋友去看120帧的版本(尽管票真的很难买)。
毫无疑问李安真的足够任性,任性到拍了一部太前卫的一部电影,以至于放映技术都还没来得及跟上(全球仅有5家影院支持120帧放映技术)。前卫必然带来争议,120帧电影过于“真实”的画面,的确让人有些不习惯。也就是许多人说的“跳戏”,有些画面会让你觉得不是在看电影。“失去电影的质感”,是许多影评人批评这部电影的地方。但我觉得,这只是习惯和时间的问题。我们习惯了24帧的电影制式,习惯了移动中模糊的画面,自然也就觉得电影画面应该是这样子才对。但120帧率下的3D镜头,却有着从来不曾体会过高亮度高清晰度的舒适观影体验。很多人都说,这是他看过最舒服的3D电影。如果说卡梅隆赋予了3D电影生命,那么李安则赋予了3D电影第二春。而且,120帧对人物的面部特写有着极强的优势,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角色情感的变化,这也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表现形式。
其实,我们只是没有习惯而已,就像3D技术一样,等到未来120帧率的电影司空见惯,再回过头来看看这部可能并不完美的处女作,你会充满感激,感激李安充满想象力的尝试。
再来谈谈我对剧情的感悟。在微博上看到很多批评电影“无聊乏味”的声音,也许,很多人只是没有调整好看李安电影的心态。看李安的电影需要静下心来听他讲故事,他的故事很精彩,但绝不是高潮迭起的精彩,而是充满矛盾的精彩。他喜欢娓娓道来,让你跟着他的节奏去发现故事里的矛盾,并且穿插他的东方哲学理论,让你不自觉地跟着思考,回想这个故事点滴。
影片讲述了19岁的二等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英勇救战友的事迹被意外拍到,从而被包装成了“美国英雄”,在全国各地巡演两周。看上去简单明了的一个故事,却藏着太多的矛盾。在这场英勇救人的战斗中,林恩失去了他最好的战友。这明明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但却因为一则视频,让他红遍全美,成为国家英雄。
“这种感觉很奇怪,所有人都在赞扬你最糟糕的一天。”
多么讽刺的事情,你也许都没有过多的机会难过,就被新闻媒体推到舆论的最前端,被每一个人疯狂地称赞国家英雄。但除了你,没有人关注死去的战友。大家需要的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可以鼓舞全国人民的故事,一个可以被用来消费“美国精神”的故事。
看到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反战”的电影,我并不能认同。电影里数次提到的“因果业报”,就是在诠释战争的不可避免和战士林恩的命中注定。整部电影描述的,也并不是战争带来的可怕,相反,可怕的是战场外的现实世界。
“你的故事已经不再是你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属于美国的国家故事。”
多么沉重的一顶帽子,为了“国家”,林恩不得不频繁地忍受记者和高谈阔论的商人的无聊消费,不得不说一些自己根本不认同的冠冕堂皇的话,不得不压抑自己最真实的悲哀。可这一切真的是为了国家吗,国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谁又能代表国家?这一切矛盾,让这个正直的美国大兵无法接受。
如果说在这场披着“国家主义”的闹剧中有什么是让林恩觉得真正开心的,也许就是邂逅啦啦队女郎。漂亮有活力的啦啦队女郎,林恩无法拒绝,甚至有了很想珍惜这段感情的冲动。可当他对女孩说“好想带你一起逃跑时”,女孩却惊惶失色地说“你不是要回到战场上去吗”,“加油,我的英雄”。原来,她爱的不是林恩,只是她心目中的国家英雄。这也彻底让林恩对现实生活感到绝望,以至于他在和姐姐告别时,说到“我也许一辈子都会是个处男吧”。对于一个19岁的男孩来说,哀莫大于心死。玩笑背后,是何等的绝望。
影片的最后又是他和死去战友的对话,“因果报业,命中注定”,林恩最终是属于战场的。他决定重返战场,回到伊拉克,尽管战场残酷危险,但至少那里活得真实。现实社会光鲜亮丽,但却充斥着虚伪。
工作日的晚上,匆匆几笔,行文有些乱,很多影片细节和感悟都没来得及写下。但还是愿意同大家分享,毕竟,真的很难看到这么特别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