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最近讲到关于亲密关系的内容,触动还挺大的,也确实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问题,因为课程内容还真的有点深,我尝试着分享一些,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
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尤其是亲密关系里,因为这段关系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异常重视,但正因为重视,反而尝尝处理起来让我们抓狂。其中有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常常容易混淆“责任”这件事。
所以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评价“都是你的错”或者“都是我的错”。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我们为社么会总是陷入这样的困扰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听我慢慢跟你说。
到底是谁的错?
之一——都是你的错。
故事是这样的。这个家里的妈妈,总是抱怨老公不负责任、孩子学习不够努力上进。让爸爸看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哪怕懒懒散散不好好写作业,老公也能得过且过,仅仅是口头上督促一下,但是孩子的错题依旧摆在本子上,无动于衷。妈妈看不过去了,就自己抓孩子的学习,在她的认真督促下,孩子的学习突飞猛进。于是她就无比郁闷,觉得就是因为老公啥也不作为,所以才让她如此操心,没有了自己的空间,生活里除了工作全是围着孩子转。
你问她,谁把她逼成这样的呢?她说,是现实摊上这么个老公,能怎么办,只能自己教孩子啊,没得选啊!
都是你的错!
真是这样吗?我们跳出这个故事来看看。对于孩子成绩好不好,老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换句话说,孩子成绩好,不是他们夫妻俩共同的目标,只是这个妈妈自己的目标而已。所以,这个妈妈认为都是老公的错,无非是把自己的目标强加于老公身上,逃避自己的责任,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有时候,我们如果可以容忍这种“差异”,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的空间。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些差异,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的防御或者攻击,最终使得“关系”两败俱伤。
之二——都是我的错。
再讲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妻,彼此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于是夫妻俩都是抱着“都是你的错”不停的争吵着。因为孩子的情绪有些抑郁,所以他们来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
当咨询师问起妈妈,他们的夫妻关系怎么样时,没说几句,她又开始抱怨丈夫了,说他前段时间一回到家就往床上躺,什么也不干。丈夫辩解说那段时间腿扭伤了,所以才那样,作为妻子不仅不关心,反而还要埋怨。这时候他们女儿插话道,不是那样的,那段时间是因为自己考试没考好心情不好,每次回家就往床上一躺,爸爸是学她才那样的。但是两个大人似乎没人听见孩子的声音,继续理论着。这时候,咨询师问妈妈,你知道女儿刚刚在说什么吗?妈妈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回答,还不是帮他老爸辩解。
咨询师回答道,你女儿其实是在说:“妈妈不要怪爸爸了,要怪就怪我吧,都是我的错。”
所有人都安静了,气氛一下子变得悲伤而凝重。妈妈哭了出来。
很多时候,父母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会把他们的矛盾当作自己的问题。而这种内疚,有时候会变成一种习惯性思维,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当别人生气了,他们也会不自觉的开始自我反省,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无论“都是你的错”还是“都是我的错”都不是好的结果。因为在每件事情中,我们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每件事中都存在关系,而所谓的对与错也是存在于关系中。所以就算要评价对错,也得从关系中来分析,而不是一刀切归属于某一方的错。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都是你的错”或者“都是我的错”这样的想法呢?
根源在于,我们从个体的角度看待自我了。
如果两个人或者更多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从个体的角度,就是我们会把对方或者自己从关系中摘出来,觉得是对方或者自己的个性,造成了今天的问题。
比如,这是个强势的领导,所以下面的员工都抵触他;这是个控制感很强的妈妈,所以老公和孩子都对她有意见。
但是,如果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各方配合形成的结果。
我们不会问这个领导为什么这么强势,而是想,下面的员工工作到底做成什么样了,让这个领导这么强势呢,对他有这么大意见。
如果我们把一段关系的各方割裂开来看待,很容易就形成了对错的对立关系。但是到底谁对谁错,哪来的标准呢?常常就是因为你对我很重要,但是你没顺我意,所以你就是错的,
另外,对于都是我的错同样也是,把自己从关系中孤立出来,因为我们在这段重要的关系中无能为力,所以选择自己承担所有,承担自责和内疚。
我们知道了这些想法是不好的,那么我们该怎样与这种想法做个了断呢?
如果你也常常陷入这两种错误的痛苦中,你一定知道,"都是你的错"会让你越想越愤怒,而"都是我的错"会让我们越来越自责和抑郁。无论是哪种,都是对自己的折磨。这两种思维的纠缠,就像给关系打上了死结,越挣扎越痛苦。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跳出这段关系,从"我"这个环节,打破归责,选择自己想要的责任,选择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很多时候之所以我们纠缠于责任到底归谁,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不愿意放手。既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总想着去改造对方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最后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甚至自己。
最后无论上面的我讲的是否清楚,可以记住这个办法,选择原谅。
原谅的英文forgive,这里的give不是给别人,而是给自己的。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摆脱那些责任的纠缠,选择自己想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是不是舒服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