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后,看了奇葩说的一个衍生节目,里面有一段关于邱晨的采访。里面她说的这一段话,很打动我:
“你在无数事情里面,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然后感受到无比的孤单,那种孤单不是说你没有朋友,没有人帮你,那种孤单是感受到所有人都围在你身边,可是,你心里面知道,然后人生中最幽暗的山谷和最险峻的山峰,都只能你一个人去面对。哪怕是在人群当中,所有人都用最怜悯的眼光,最热切的态度对着你,你依然知道,你们帮不了我,这事只有我一个人能抗。然后最后的最后,你发现是你用尽了所有的勇气,花光了所有的力量,你拿出你这辈子都没有过的虔诚,这辈子都没有过的认真,也依然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人们看得见的你的崩溃,和那种竭尽全力的精疲力尽感,那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可是之后,这种疲倦感还要伴随你好长好长好长的时间,根本没有我们在电视上面或者在电影里面看到的那样,你的低谷过去之后,接下来你就会迎来反弹,no。
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单纯的开心,所有的开心就是克服另一个困难,然后所有的麻烦都可以用来转移另外一个麻烦的注意力,不都是这样吗?”
这段话让我动容的原因大概是,我又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再次进入了情绪低谷期了吧。其实对于这种情绪低谷期我并不陌生,自从2018年大四即将结束时,这种情绪就一直不断地定期地困扰我。毕业找工作,考证的焦虑包围了我。其实焦虑的原因并不是担心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担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同龄人的对比就像是一个加速滚动的雪球,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向你逼近,你想逃离,可是他无处不在。我总是不断地幻想,如果我一毕业就选择考编,做个老师,那现在的我是不是已经开开心心地跟小学生们一起放暑假了?如果我一毕业就坚定地选择了外贸行业,那我现在是不是已经独当一面不需要奔波流离了呢?我当初选择进入MT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一段特殊的经历到底为我人生贡献了什么呢?
似乎20多岁的人生,怎么走都是错的,毕业我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和新生公司的脆弱。开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容易突然间死掉,它给你最大的自由去发挥你的价值与创造力,但你必须忍受随时失去的恐惧。你看着周围那些安安稳稳上班的人,他们拿着你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工作福利,而你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费力才能争取到一点点。最后你的不安全感促使你离开了。你进入了一家好几百人看似光鲜的大企业,你遇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人,这时候你才发现世界真的很大,大到不是只有温暖善良的人,大到了不是只有相处融洽可以嘻嘻哈哈的同事。你会遇到一些被压榨得麻木不堪的人,你会遇到当你犯错时还会落井下石的人,你会遇到看着纯良实际心有城府的人。这世界不是只有愿意带着你成长的上司,还有压榨你,让你背锅得理所当然的上司。直到最后,你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你以为找到了一个可以助你飞跃的跳板,却发现自己有时候连一点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你以为自己很聪明,却发现不了这是个相互利用的世界。你以为踏出舒适圈已经足够勇敢了,最后却发现这只是踏入深渊的第一步。往后的无数步你还需要一步一步,艰难地爬出去。如果无法走出去,那么懊悔将是一个更黑暗的深渊。
还好你比一般人幸运,你有一对努力辛勤的父母,他们是你最大的backing。你清楚地知道,即使走到无路可走,他们依然会是你最坚实的港湾。可是你偏偏性格太过倔强,即使拥有比一般家庭更优越的条件,你的不甘与尊严不允许你躲在这丰满的羽翼下面。你还是想靠自己,想要靠自己不自量力的顽强,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现实很残酷很骨感,你发现这个世界优秀的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社会的竞争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激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不但需要披荆斩棘地战胜所有的对手,你还要克服你自己骨子里那些懦弱,自卑,懒惰和沮丧。你不仅仅要战胜别人你还要战胜自己。人生实在太艰难了。有时候你想劝自己,要不就这样算了吧。但是那些隐藏在你内心深处,那些蠢蠢欲动的欲望,那些闪闪发光的期待,一直支撑着你,不要丧。就算丧,也不可以丧太久。你的内心深处,仍然活着渴望。那种渴望有时会变得很强烈,强势地推着你走,想把你推到你真正想要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