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这本书是叶圣陶先生有关写作的文章专集,共收录了21篇长短文字。发表年份约在1930年,虽然离现在已有约莫世纪之差,但其中的精义并没有过时,依旧值得我们潜心的学习。
书中内容大可归为四部分
一、为什么写作?
书中关于为什么写作的论述很简洁,也很深刻。
“固然,思想、情感是目的,是生活里的事情,但是,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
作文是生活里的事,我们有感兴就发抒,把它吟成诗,作成文章,再普通不过。写作并不因为要写作才写作,如此就失去了我们写作的意义了。我们写作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抒发我么内心涌动着的急需表达的感触,如若这番感触是虚伪刻意的,又怎在字里行间倾注情愫,读者又凭何有感而发?这也是后文作者极力强调的作文一定要诚实。
我想作者也能够揣测的到,我们之所以能翻开这本书去学习,也多少能够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写作。自然无需过多的强调,否则便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
二、写些什么?
1. 写诚实的话
“一定要有所写才写。”
“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
看完这部分内容时,我翻看了自己几年前写的博客、文集。都说往事不堪回首,是的,当我翻出来再读一遍的时候,我完全记不起当时我为什么要写下这些东西来。那些文字里有愤懑不平的、有郁结黑暗的、还有佯装阅尽人生种种般的心灵鸡汤,这些个,都是在无病呻吟。
我们所抒发的,所感兴的,都应该是真实的,真实经历所给予不仅仅是自己的铭心刻骨,同样也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对于虚构小说类的则需有诚实的观察,来描写逼真的场景)。虚浮无着的感情和没有根据的材料,只能是相互拼凑起来,构不成完整饱满的文章。
所以我们写作,一定要写自己的,诚实的东西。
2. 作文的源头在哪?
作文的的源头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休戚与共的生活。
一个对自己生活永远都在追求充实的作家,他在写作时,总是能源源不断的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中找出符合主旨的材料。而一个生活空虚,与外界少有接触,不谙世事的人,写出的文字自然也枯涩无味,索然无趣,写出的也大多是无病呻吟。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2. 如何训练自己?
很显然,文章若要饱满,除了真实的情感之外,还需要有鲜活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来源与对生活的观察。这里的观察不仅仅只停留于记住事件的模样,而需要细致且带有思考的去留意某些事。当然对一些琐事可以过滤,那些困惑和吸引我们的事抑或一时闪过的情愫,都可以去留意和专注。
之后就是样美术一样,用“木炭习作”的方法。意思就是只消记录下一时脑海里的所感所思,无需过多组织、铺垫等等。单纯的写,借此来训练写作的腕力,达到孰能生巧的境界。
三、怎样写作?
1. 拎清作文的意图
一篇文章所传达的情感、观点、主张是它的精髓所在。所以在拿起笔写任何一篇文章之前,在你的脑海里,需要很明确的意识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我怎样写文章主旨才是最恰当的?其实,也就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文章主旨、中心。我们作为读者,看完一篇文章,很自然地要能理解作者在说什么,然后回顾几眼全文,就要说出整篇文章的主旨中心。读者需要花一番气力去总结,那么作者就更加应当注重。
2. 怎样取标题
许多人会纠结,到底是先取好题目再写正文,还是先写好正文再取标题。其实不然,我们把全文的中心主旨凝练成简短的文字,不就是标题了吗?所以也就不存在谁前谁后的问题了。
先有了意思情感才有题目。
3. 组织架构文章脉络、材料
“有时觉得神思忽来,情意满腔,自以为这是值得写而欢喜写的材料。于是匆匆落笔,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悦。熟知成篇以后,确觉得这篇文字并不是我所写的材料。
我们可能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这便是文章材料不结实,表达不到位。
首选我们筛选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前文也说了是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根据文章主旨而选取恰适的材料,斟酌比较一番,才不至于出现文不对题的错误。有了材料之后就是很重要的组织材料了。首先材料并不是全盘都堆叠上去,同样也要经过裁剪和润饰,把最符合的部分留下,其余的一笔带过或者直接不用。裁切好的材料就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的素材了,这时,我们让某部分位于开端,某部分居于中间内容,一部分放在最后,如果之间有间隙,那么填补需要过渡的语句,一篇有组织的文章自然水到渠成。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布置素材过程中,始终都要顺着主旨这根线索,不能脱离。
4. 开头和结尾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最忌讳的是矫揉造作。干干净净,自然也有隽妙的趣味。
开头,作为开篇的第一句话,不能是毫无意义的呻吟,也不要故作世故的谦虚。
”中心认定了,一件独立的东西在意想中形成了,怎样开头和怎也结尾原是很自然的事,不用费什么矫揉造作的功夫了。“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讳的却是真个完了。“
四、如何修改 / 精致文章?
1. 让文章通
通,指通畅。
一篇文章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读者读完之后,不仅觉得语句杂乱,毫无条理,对主旨也觉得莫名奇妙,没有逻辑。所以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是要词语、语句的通畅,只有这些最基本的到位了,你所表达的东西,才能真正表达出来。你可以让其他人读一读你的稿子,如果他能没有障碍的读下来并理解你的内容,那么最基本的通畅就达成了。其后,便是文章的逻辑要通顺。不能毫无条理胡乱堆砌些观点上去,那样估计连自己都很难理解了。我们作文,首先自己要理清思路,其次再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让普罗大众理解你的思路,方才成文。同样也有一种方法检验文章逻辑是否通顺,把你的文章读给其他人听,他们能顺着你的思路理解并跟上你的节奏,文章便通畅自然。
2. 文章好在“诚实”和“精密”
诚实,前文也多次的提及,目的便是让读者能切实感受到你的文字传达出的情感。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发于自己的,切近于自己的,容易做得“好”;虚构悬揣,往往劳而少功。“
文字离开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情,难免觉得麻木冰凉,读起来就像在嚼没有味道的面疙瘩。说到"精密”,其前提是“通畅”。精密是通畅的更上一层楼,它要求我们在能通畅的表达情意的时候,更加的精准直接的表达,已达到无可替代的目的。使读者产生愿你停留下来,再次品读品读,意犹未尽。
“要求‘诚实’的发抒自己,是生活习惯里的事情,不仅限于作文一端。要求‘诚实’地观察外物,’精密‘地表出情意。“
在整本书中,并没有很多关于直接教授如何逐字逐句逐段的写作方法,也没有像”速成法“一类的传授一些快速成为写作高手的”秘诀“。
它很踏实的指出了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暴露的或潜藏的诟病,警醒我们、规劝我们尽快的去改正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怎样去写作,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什么和写作的意义。不是技巧书上垒放的方法论,因为写作没有捷径,也没有一蹴而就的神仙心法,唯有心里明晰了写作之于生活的境地,我们自会舍不得辜负它,生疏它。
书中还有许多许多的精义,这里无法一一相告,如果你感兴趣,希望在写作的途中能够得到指点,此书值得细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