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观天下》的基本介绍
《相观天下》是由独立学者、作家灵遁者主持汇编的一本国学传统文化书籍 。灵遁者原名王银,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他在文学、国学等多个领域都有诸多作品,而《相观天下》是其代表作之一 。
相学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同朝代都有众多名家钻研相学。在《相观天下》这本书里,灵遁者整理融合了《麻衣相法》《柳庄相法》《曾国藩相法》《达摩相法》《水镜相法》等8种手相面相知识,并且结合自身经验和学习过程,增添了一些看相实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广大国学和相学爱好者更好地学习相学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
从书籍的篇幅来看,全书近500页,达35万字,图文并茂。书中提到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相由心生”,意思是内心的想法能够改变容貌,外在容貌也能反映内心世界;另一个是“若心取相,可以无相”,强调心相才是最大的面相,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面相不美观就忽视其内心的充实与美丽,这两个观点也是学习相学的必经之路 。
图片
此外,这本书在内容结构上较为丰富,包括了十六个大章,像第一讲的《麻衣相法》、第二讲《达摩祖师相诀秘传》等,还有专门讲述灵遁者自己天涯看相案例的章节,以及分享看相秘诀245句的章节等。灵遁者还对一些传统相法知识进行了现代解读,例如在解释面相与性格的关系时,提到发质“硬”的人多半个性刚烈、敏感度迟钝,在健康上比较容易有用脑过度、自律神经衰弱、头晕的现象;而头发“细软”的人则极为敏感,感性成分高,而且容易有湿疹与肠胃的毛病等多种内容 。
二、对《相观天下》的评价
《相观天下》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从积极方面来看,它为相学爱好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的资源。相学知识在我国虽然流传已久,但往往比较零散,普通民众对于相学的认识也大多局限于表面的面相和手相。灵遁者通过汇编这本书,将多种传统相法知识融合在一起,同时添加自己的见解和实例,让相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方便爱好者深入学习 。
书中将相学与哲学思想相结合,体现了相学的深度。灵遁者认为相学是科学的,就像中医一样,与身体内部、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紧密相连。他强调学习相学要深刻理解中国阴阳哲学,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例如书中提到在学习相法之前最好通读《道德经》,这样可以加深阴阳相对、相互转化的概念,这一理念为相学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简单的看相技巧的集合,而是一种蕴含哲理的传统文化 。
灵遁者书籍《相观天下》纸质版。
图片
然而,也有人对《相观天下》存在质疑。由于相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主观性,这一观点可能也会延伸到对《相观天下》这本书的看法上。在一些人看来,尽管灵遁者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相学,但相学中的很多论断难以用现代科学完全证实。例如相学中通过观察面部特征来推断一个人的命运、性格等内容,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所以一些理性主义者可能会对这本书持有保留态度 。
不过总体而言,《相观天下》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相学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为那些对相学感兴趣的人打开了一扇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大门,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图片
三、《相观天下》的主要观点
相学的科学性 灵遁者在《相观天下》中提出相学是科学的观点,他将相学与中医类比,认为无论是手相还是面相,都与身体内部表里相连,与本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紧密相关。这种关联是双向的,一方面内部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会反映在外部的面相和手相上,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相。例如长期抑郁、长期烦恼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憔悴、精神低落的面相;而经常愉悦、乐观开朗的人,则会眉顺眼开,令人赏心悦目。这体现了相学中“相由心生”的观点,即内在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在外表上有所体现 。
图片
相学是一种工具而非炫耀资本 灵遁者认为相学如同八字、风水、六爻、奇门遁甲等一样,都是为人所用的工具。他强调人们学习相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看相能力,而是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相学的最大作用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启迪人生、开启民知、开启民智。例如可以通过相学知识更好地识人用人,帮助自己趋吉避凶,但绝不是用来显摆或者欺骗他人的手段 。
重视心相 书中强调“若心取相,可以无相”,这表明心相是最大的面相。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外在的相貌更为重要,不能仅仅依据一个人的外貌美丑来评判他。即使一个人的面相可能不那么美观,但如果他内心充实、善良、积极向上,那么他的“心相”就是美好的。这一观点也反映了相学不仅仅关注外在的表象,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境界 。
图片
强调人的定数与变数 灵遁者在书中提到一个人一生中有定数和变数。定数比如父母是谁、出生在哪里等先天因素;变数则是诸如能遇到什么人、学到什么知识等后天因素。这一观点通过众多实例来体现,如刘邦发于市井、朱元璋被誉为乞丐皇帝、李嘉诚从茶童做起、马云刚开始创业困难重重等,这些例子说明尽管先天条件可能有限,但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机遇的把握,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也体现了相学并非是一种完全宿命论的学说,而是认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 。
四、《相观天下》的影响力
在相学爱好者中的影响 对于相学爱好者而言,《相观天下》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料。它整理了多种传统相法知识,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相学的平台。之前相学知识分散在各种古籍和民间经验中,灵遁者将《麻衣相法》《柳庄相法》等8种手相面相知识融合在一起,还配以自己的看相实例,使得爱好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学知识,这有助于提高相学爱好者的专业素养,也让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相学文化的内涵 。
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观天下》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历史悠久但面临着传承的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有助于重新唤起人们对相学文化的关注,让更多人认识到相学不仅仅是一种看相的技巧,更是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传统学问。通过将相学知识与现代解读相结合,如书中对相学与阴阳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关联阐述,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学部分 。
在国学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 从国学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相观天下》丰富了国学的内容体系。国学涵盖的范围广泛,相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这本书的存在让国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多样。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国学中的相学领域,并且通过灵遁者对相学知识的整理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国学文化的多元性,吸引更多的人去研究国学中的相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对于国学文化的整体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
图片
五、《相观天下》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与灵遁者其他作品的比较
《相观天下》的受众主要是对国学、相学感兴趣的人群,包括那些想要深入学习相学知识、了解相学文化内涵,或者希望通过相学知识来更好地识人用人、启迪人生的人。
像《非线性波动》这样的散文集,受众可能更偏向于文学爱好者,他们更关注灵遁者在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文学性的表达;而《变化》等科普四部曲的受众则主要是宇宙物理爱好者,对科学知识探索有兴趣的人群。
与灵遁者的科普作品如《变化》相比,《变化》是一本有关宇宙学的著作,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是一部科普范本,主要探讨宇宙物理等科学知识;而《相观天下》聚焦于国学中的相学领域,内容是关于手相、面相知识以及相学背后的哲学思想等传统文化内容。二者主题截然不同,一个是现代科学领域,一个是传统文化领域 。
图片
与灵遁者的哲学小说作品《伟大的秘密》也有很大差异。《伟大的秘密》融合哲学、小说、意识流等手法来阐述对宇宙、人生、伦理的观点和态度,是一种对抽象概念的文学性探索;《相观天下》则是对相学知识的整理汇编,并且更注重实用性,为相学爱好者提供学习的途径和相学相关的思想启示 。
与其他相学类作品的比较
《相观天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融合,还加入了灵遁者自己的看相实例,这使得它比一些纯理论性的相学书籍更具实用性。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实例更好地理解相学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的看相过程中,对于想要学习看相技巧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而部分相学书籍可能只是单纯地罗列相学理论,缺乏实际应用的指导,相比之下《相观天下》在实用性上更胜一筹。
市场上的一些相学类作品可能只专注于某一种相法,例如有些专门讲解《麻衣相法》或者《柳庄相法》。而《相观天下》整合了8种手相面相知识,包括《麻衣相法》《柳庄相法》《曾国藩相法》《达摩相法》《水镜相法》等多种相法的精髓内容,这种综合性是其独特之处,让读者能够在一本书中接触到多种相学知识体系,拓宽了读者的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