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工作七年了,当班主任也有六年了。在此期间,带出了两届学生,他们大多考上了大学,也有部分同学,提前走上了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职业学校的学生给社会上的印象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差,违纪现象不是偶有发生,而是司空见惯。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对于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有很大的难度。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1. 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前途渺茫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这些学生相当一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工作往往会向应试教育的方面靠拢。
根据我校学生统计,有信心的学生只占31.71%,他们一方面对现状不满,对前途担忧,另一方面又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更多的是生活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盲目中,没有什么憧憬,没有为之心动、值得付出的目标。对学习没兴趣,也没有什么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特长。
2. 家庭教育不被关注,过剩的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
大部分中职学生家庭状况普通,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才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其社会占4%;学校占26%;家庭占70%。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而恰恰相反,中职学生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极其缺乏,中职学生在家长自觉、不自觉疏于管理之下,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恶习:讲粗话、以自我为中心、抽烟、怕困难、懒惰……由于在家庭中不被关注,他们在学校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有的学生甚至专门当有教师在的时候,发出异样的声音,或做出与场合不相称的动作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以免自己在这个集体中遭受“冷落”,在班级同学中寻找一个扭曲的位置,来弥补自己在家庭方面遭受冷落的不足。
我深知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格外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还自主学习了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成果颇丰,影响深远,深得学生喜爱。下面以我工作中的一则经典教育案例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学习。
一 案例描述
小超是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他非常叛逆,性格耿直,脾气倔强,自我为中心。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学习成绩中下。在校园里不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偶尔会动手,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他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老师也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不会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同学,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他学习基础不扎实,但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他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是那种问题比较多的学生。所以对他的管理,不能用传统方法。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能够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 案例分析
他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母亲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期望看得十分悲观,叛逆感随之产生。
有一次课上,我发现他低下头似乎在看什么,在做练习的间隙,我走到他的身边,我发现他正在认真的看一本关于特种兵的书。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温和的对他说,先把书收起来,下课后再看。他照做了。下课后,我找到了他的QQ号,发信息与他交流。他说他特别喜欢特种兵,毕业了想去当兵。自那后,他对我的防备心理逐渐淡化。后来,通过QQ,我在生活,学习上,时常鼓励他,关心他,他开始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并且愿意对我打开心扉,诉说了他的成长经历。原来,08年,他的爸爸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他的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家庭的支柱轰然倒塌,母亲没有文化知识,没能了解到孩子心理的变化,也并不关心他,使他在学校越来越叛逆。尽管如此,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好孩子。由于家在农村,家境贫困,家里的重体力活都是他主动帮母亲做的。每到春种,浇水,秋收的时候,他都会请假帮母亲干活。可以说,他的母亲依靠着他,把他当一个男子汉。当时他才16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听到这里,我很难受,湿了眼眶,没想到他是一个如此懂事的孩子。
鉴于他的情况,我决定经济上资助他,学习上帮助他。经常与他谈心,给他关心和鼓励。从那时候起,他在学校的表现发生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案例辅导过程
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忙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
(1)热情谈心。透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状况,多关心,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其目的是让他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们要用心,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
其次,找他谈心。透过应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心理承受潜力。我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他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要求他必须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大家对你并没有敌意。让他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他正确的引导。
再次,找他的妈妈谈话。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及家长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并把我的帮教措施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希望他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更多的爱和关注。并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跟我聊聊孩子在家里的变化,我也隔一段时间把小超在学校的变化告知给他妈妈。我还主动找各科任课老师,希望老师们对小超同学多关注,多鼓励,少批评。最终希望,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帮助他健康成长。
(2)主动帮忙.
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补课,教给他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他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四、案例辅导效果
小超同学,经过我两年多的用心帮助,彻底改变了自己。不但在学习上用心了,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而且还乐于帮助同学了,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二年级的时候,被学校学生会看中,任命他为学生会的重要成员,他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了。他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考取了初级网路工程师证书。鉴于学习成绩优异,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参加了甘肃省中职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如愿考上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因为家庭困难,没有收入来源,懂事的他,不想给母亲增加经济负担。所以在大一时,保留学籍,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士兵,实现了他当兵的梦想,现在在空军某部队服役。
对于我的帮助,他非常感激,说我改变了他,是他一辈子的恩师,也把我当作了亲人。每逢休息的时候,都会给我打电话,聊他的军营生活。现在他已经成了一名出色的士兵,被部队评为“业务骨干”。他把他得的第一枚奖章送给了我,我感动又开心。不禁感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人说:要保持内心的光,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借此离开黑暗。或许当我们可以去爱自己,并且藉由着爱自己产生的慈悲,去爱身边的人时,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他人,然后把自己的周围,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光亮的世界。
五、案例反思
1. 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及时肯定成绩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应该及时在班级里加以客观地评价和表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而这种满足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产生更大的心理效益。
2. 细心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引导他们“扬长避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学生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接近学生,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不至于被动。
3. 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够键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都是有感情的,都有善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受传统的“以分数来划分优差生”等的影响,使我们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失去了“重心”,从而经常性地在“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无意识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本来的“模糊目标”变得更加“模糊”,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因此,老师要充满爱心,热爱和关心每名同学,消除偏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尊重、关怀、理解他们。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逐一有效地解决。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时会出现反复。所以,老师要有恒心、有毅力,直到学生能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为止。
玉不琢不成器。教育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工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和情感性,尤其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我们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认真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理性的价值观。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并为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爱感化他们,用耐心教导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