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10首诗

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

意思是你如果不读《诗经》,连开口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一词一句皆从大地草木中来,带着泥土的香气,滋润着后来人,人一生一定要读一读《诗经》。

1、最纯真无邪的爱情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首诗,无数人奉为经典。

孔子也爱这首诗,他有一句名言:食色,性也。

在孔子看来,爱情,出自人的本能,是人性的一种自然生发。

男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想她,想得晚上睡不着,这种角度,很容易流入淫俗,可《关雎》却一直保持着清新与风雅。

女子不仅貌美,德行还美,男子期待着与她走入婚姻,所以,思念显得平和而有节制。

自《关雎》始,男男女女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相思与爱恋,那本是人性的自然生发。

爱情,并不可耻,永远值得我们热烈追求。

2、最牵动人心的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唯美的爱情诗。

河边的芦苇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在哪里呢?

男子抬眼看着秋水,我的意中人就在那水中央,我顺着流水去找她,却怎么也追不上,她总是离我一段距离。

爱而不得,求而不得,是爱情中的常态。在《诗经》中,却显得如此唯美。

男子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只是,不管他如何努力,始终无法跨越他们的距离。

也许两人差距太大,也许,女子对他无爱,只是这一段追寻的过程,更让人想要得到,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美好的。

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沉醉。

3、最幸福的夫妻: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经》是一首歌谣,也是一部古代风俗集。

《女曰鸡鸣》是一幅最美好的家庭图画。

妻子叫丈夫起床:鸡叫了,快起来干活啦。

丈夫还想多睡一会,搪塞妻子说:天还没亮,不信,你推开窗,看天上启明星还在放光芒。

妻子提高嗓音说:宿巢的鸟儿满天飞,你该去打猎了。

虽然一再催促,妻子依然温柔,丈夫还是起身了。

打回了猎物,妻子做成美味,两人分享。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是他们幸福的生活写照。

幸福,也许不在远方,就在家人同在的每一个瞬间。

4、最感慨沧桑的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鹿鸣之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东晋时,谢安曾问子侄:《诗经》哪一句最好?

谢玄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个战士从战场归来,当年出征时,杨柳依依,今日归来,雨雪霏霏。

全诗以薇菜起兴,破土发芽,幼苗柔嫩,茎叶老硬,薇菜的生长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漫长的从军生涯,生死堪虞的战场生活,他无数次渴望回家,还好,他是幸运的,他回来了。

雨雪霏霏,幸运归来,他应当是欢喜的,却又陷入了更深的悲伤。

人生虚耗在战场上,生命流逝,人生仿佛一场梦境。

他置身于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安慰,无人知道,独自一人承受着悲伤。

没有人能逃过时间的洗礼,无论喜悦与悲伤,我们总要接受时光赠予的沧桑。

5、最清新的约会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古人是怎么约会的,你知道吗?

读《静女》就知道了。

美丽的女子在城墙角等我,我到了,她却藏起来,让我抓耳挠腮。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八个字使女子的调皮可爱跃然纸上。

女子送他一根彤管,鲜红有光彩。在郊外,女子采回了荑草送我,真好看。因为这是爱人送的,所以才美。

很多时候,我们怀疑,古时礼教森严,古人是否没有情趣。

可《静女》却打破了这种固有思想,古人也有爱情,也有趣,是啊,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共性。

谁不想拥有一个“静女”这样的恋人呢?

生活、爱情,总归是有趣一点才有意思。

6、最慷慨激昂的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秦人尚武,齐心协力保卫家园,刻到他们骨子里。战士之间共同进退的情谊,更加可贵。

谁说你没有衣服穿,我与你同穿长袍。国家有战争了,修好武器,我们同上战场。

巧妙的是,诗中运用的是反问句诗?

有人问:岂曰无衣?千万人在回答:与子同袍。

这是来自三千年前的战斗先声。每每诵读此诗,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那是保卫家园的勇气,是与战友同生共死的勇气。

当战争的号角吹响,你不会害怕,因为你知道,保卫家园是责任,战友同在添勇气。

任何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可贵的品质。

7、最感人的送别诗: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邶风·燕燕

《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送别诗。

学者评价:“‘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此真可以泣鬼神矣。”

朱熹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庄姜。这是送别妾室戴妫之作。

燕子展开翅膀飞了,翅膀展开不整齐。女子要走了,庄姜送她到郊外。

戴妫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看不到她的背影了,庄姜依然久久立在那里,哭泣不止。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的意境,此后成为送别诗的典范。

多年后,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也曾久久伫立。

我送你离开,再也不会回来。

8、最感动人心的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一首“不对等”的诗。

你送我一个木瓜,我回报你一块美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为了我俩情谊永相存。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你送我一个物品,我要回报一个同价值的物品。

可是,在《木瓜》中,却颠覆了认知。木瓜、木桃和美玉实在不相衬,可赠送人却毫不在乎。

因为在他看来,情谊超过了一切,美玉无法衡量我们的情感。

清末陈继揆《读风臆补》:“千古交情,尽此数语。”

只要你懂我,珍重我们的情感,一切就都有意义。

真正的交情,最看重的,从来都是彼此的情意,身外之物,何足道哉。

9、最令人惊喜的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孤独的人,最怕风雨交加的夜晚。

风雨交加好一会儿了,鸡叫了半天。丈夫在外,过得怎么样呢?

他有没有地方避雨,吃得好不好,过得好不好呢?真想见到他呀。

思念充盈了女子的心,突然,丈夫走到了自己面前,突然的归来,女子喜出望外,她似是脱口而出:见到你回来,我怎会不欢喜?

有一种幸福,叫心想事成。

突然的归人,自然的心想事成,化为一个“喜”字,抚慰着人的心。

人生,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欢喜。

10、最灿烂美好的出嫁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有人说,第一个把花喻人的,是真正的天才。

《桃夭》是第一个将花喻人的,可是,作者却不知名字。

桃花开得真灿烂,色彩鲜艳红如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去夫家。

先民从来看重品德,所以,夸赞女子“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一首充满祝福的诗,一个美丽如花、美好如花的女子,带给别人对她未来生活的遐想。

喜悦、快乐,都在这里面了。

美好的生活,是所有人追逐的。

《诗经》不仅是诗,还是一幅先民生活的风俗画。

相遇、约会、劳动、思念、出征、送别、感恩、卫国……无所不包。

即使穿越千年时光,那遥远的歌声,依然动人,那里的爱情、亲情,有哀怨,也有思念,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诗经》里,我们看到过去,在《诗经》中,我们看到了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01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49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3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94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18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9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7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68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14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3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3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6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37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1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5,114评论 0 18
  • 《诗经》节选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
    郝滚滚阅读 4,936评论 0 2
  •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
    读与居阅读 865评论 0 6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1,689评论 0 15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9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