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选择努力和天赋,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

1我听说清华有这样一个说法: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是轮不到拼天赋的,所以基本上好好干大家都能有所成就。

这句话在我的认知里,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支配我的行为。

在努力了一年,两年,三年直到十年之后,我突然发现了有一句话似乎也是正确的。“99%的努力永远弥补不了1%的天赋”。

但其实努力和天赋有各自的长处,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以辩证的态度去认识努力和天赋,在本该选择天赋的时候切勿盲目努力,是成功路上不可忽略的一堂课。

2

我的专业是体育,我见过体育路径当中不同属性的人群,有的人靠努力,有的人靠天赋,有的人既努力又有天赋,有的人有天赋却不珍惜。最后他们的命运都是截然不同的。

中考时测试100米,大家都能跑到13秒左右,我的成绩偏偏就是16秒。

后来训练别人跑一圈,我跑5圈。别人睡觉,我训练,别人偷懒我加倍,别人打游戏我训练。

直到初三体育考试时,我才勉强跑到14秒的成绩。

然而,同时上体育课的一位初一年级的小男生,个头不高,和我们一同进行了一次测试,成绩是12秒。

那时候我还不相信天赋。

3.大学时,学校生理课本上讲了一堂课。

关于人体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关系。其中有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体运动速度与红白肌纤维的关系

老师告诉我:“有的人天生白肌纤维就多,所以跑的快,有些人天生红肌纤维多,所以跑的久”。

就像有的人,天生长的就高,这是遗传。

这就是天生的。

小时候读书少,过了十年,到大学时我才读到这句话“天才等于99%的汗水+1%的天赋”。

后来我问老师:"我为什么跑的这么慢,我诚诚恳恳的告诉它,我是如何努力。但就是跑不快"

我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的,就是别人付出一分,我付出全部。但始终都赶不上别人的百米成绩。

我想我在这堂课上找到了答案。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相信天赋。

4

第二件让我相信天赋的事情,是我在大学见到了比高中更神通广大的同学。

中学时,大家都来自一个区域。见到的都以为是体育路上的天花板。

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真正的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各个神通广大”。

在这里我看到了身高一米九的女生,第一次看到吓死我了。看到了比车跑的还快的人,我一百米拼了老命跑了14秒,别人就能跑11秒。

每次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我生下来就比别人跑的快,也没有怎么训练过。

5

第三件让我相信天赋的事情是,我了解到了专业的运动员选材程序。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运动员变成了一个神秘的科学家。一个出色的运动员选材,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

我当时看到有很多机器围绕着一个人,又是抽血又是测电流。

当时我才知道,他们是在测量一些指标,而这些指标,有很多就是与生俱来的,我可以称之为天赋。

6.

我常常嘲笑自己是“田径场上的贝多芬”

刘翔之所以是刘翔,因为他站在田径跑道上。

姚明之所以是姚明,是因为他站在篮球场上。

贝多芬之所以是贝多芬,是因为他拿的是钢琴。

居里夫人之所以是居里夫人,是因为她站在实验室。

他们成功之所以成功,是在自己的天赋上选择努力。

而我就比较倒霉了,我是田径场上的“贝多芬”,篮球场上的“居里夫人”,实验室里的“姚明”。

大部分人都没有我这么惨的经历,他们充其量只是没有走对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没有走上一条南辕北辙的错误的道路。

而我是不仅没有找到自己的长处,反而却选择了自己的短的短板。

所以我常常称之为自己是田径场上的贝多芬。

7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

我是努力了十年之后,才意识到这两句话的骗局:在本该相信天赋的年纪选择了努力。

我在想如果当初我能得到清晰的指导意见时,就不会白做这么多年的努力。

如果要我给别人一条人生建议时,一定要在自己择业时选择接受正确的、专业的分析和指导。

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学会自学心理分析,去主动认识自己。

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分析,还是被动的。因为求职的公司需要对我们做出简单的分析,来考量每一个应试的人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16人格测试的,对于每个人的心理分析已经被各大公司采用,里边有测试的网站,我太建议每个人在固定的年龄都对自己测试一次。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16人格测试】我觉得飞常准

当时为了得到这份工作,我在测试时故意选择倾向于公司利益的答案。

但是私下里,我又偷偷做了一遍。测试结果给出的知道建议时,“这就是我脑海一直徘徊的声音”。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天赋。

我觉得测试结果的指导意见,就是我心底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克制的声音。

我用那句名言克制了它:大部分人的努力,远远到不了谈天赋的地步。

但这次结果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努力】的策略方法。

我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天赋。

所以我再要重申一次:对自己做专业的分析和指导对人生是无价的。

8

根据结果的指导,我发现自己擅长写作。而不是在田径场上奔跑。

我是终于在一个错误方向努力接近10年之后,才调转枪头。

以前每天花一半的时间在错误的方向上。现在发现自己写字更擅长,于是每天开始写字。

现在的目标很清晰,找到自己的定位,寻找自己的天赋,虽然晚了十年,但再一次找到正确的策略时,还是觉得很高兴。

只是觉得这十年太浪费了,本应该是更好的结果,只是觉得有些遗憾而已。

我是在践行努力之后,才说出这样的感慨。

我只想告诉大家,努力和天赋都很重要。

在选择天赋的时候就选择天赋,选择努力的时候再选择努力。

不要在没有正确认识形式的情况下,做无用功。

顺便说一句,努力还是有用的,只是错误的努力对现实来说实在太卑微。

正确的努力方向又似云似雾的若隐若现。

希望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

找到自己的天赋,

天赋和努力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属性,

没有谁比谁更重要的说法。

二者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种策略。

人生最大的浪费,就是在正确的阶段选择错误的策略。

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