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12个月,今年在上海就待了4个多月,差不多是一年的三分之一。
别人都说出差很辛苦,但我还挺庆幸能遇到这样的机会。Settle down之前,能在不同的城市都待一待,临近离开时,总结下这段生活的经历,嗯,不错。
7月初到上海时,还是闷热的天气。第一天先留下行李在前台,看地图离公司不远,就骑车去公司,一路骑行,没什么人,有些荒凉,毕竟是新开发出来的区域,也能理解。骑车到公司后,由于背着电脑,流了一背的汗。然后就开始找洗手间,每到一个新地方,身体总有些不适应。
第一天上班,跟着之前负责上海公司的专家梳理数据,刚数了下那天记得笔记,就有8页。如今上线后,几天才能记满1页纸,差别有点大。第一天下班,项目组同事都回去办理入住,我们组的人还在加班。由于当时对其业务及工作内容还不熟悉,以为可以跟着专家熟悉一周,结果专家周二下午就要飞回广州。既然这样,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需要一些过程。
进入工作状态还算快,只是当时时间短,任务重,还有好多难度较大的问题,每天整理得满头包。每日的日会,每周的周会,都在催促着我们能尽量越快越好的完成手头上的工作。累吗?累呀;充实吗?是很充实;后悔吗?当然不后悔了。与无聊相比,辛苦只是暂时的。
虽然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几万条数据等着我们去梳理,好多个重点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但这个时刻恰恰也是考验我们能否梳理出问题关键点与找出解决办法的好机会。至今保留了当时遇到问题时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的习惯。拨开层层迷雾,一步步接近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然后集中力量将其消灭。
好久都没有做过这种节奏感不错的项目。虽然当时各种事情缠身,每天唯一的感觉就是时间过太快,但大家一同使劲儿,为了实现目标共同协作的感觉还是很棒的。团队中很少有抱怨的人,更多的是遇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的人。也许有时太年轻,还不清楚到底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多亏同事们的帮助,总能进步很多。
要说这个项目上最可爱的是什么,就是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好伙伴的陪伴。来到这个项目上发现,哇,还有这么多女顾问呢。搞IT的女生不算少,但是常年在外做项目的却很少。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多可爱的同事,一同上下班,一同协作处理问题。压力大时,大家互相开导下,互相讲个笑话笑一笑。项目不忙时,周末约着一同周边玩耍下,想起那次仙女们一同“穿越”到横店,就笑得不行。
在大城市,压力大在所难免。同样压力较大的同事有次问我,为什么每天还笑呵呵的,难道没压力?哈哈,我答,怎么可能没有,每晚汇报工作时紧张状态你又不是没见过。但我总觉得辛苦是辛苦,却没扯皮的人和事儿,权责比较清晰,比较喜欢这样干净利索的项目,所以做着很开心。
一周七天有五天在工作,工作日中最清醒的时间都是与同事度过,压力大时有伙伴间的鼓励,很重要。记得一次晚上,叫着同事去吃饭,结果发现她趴在桌子上。过去一看,哭得稀里哗啦。责任心很重的姑娘,项目经理也赶紧过来安慰。担心自己做不来,影响项目整体进度。压力大+自责,折磨着她,仿佛看到了几年前自己的样子(哈哈,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我们尽量做到安慰她,但这是每个职场人必经之路,若想成为更有能力的人,必须要有所历练。只是有理解+能鼓励的同事陪伴,会是件很幸福的事吧。
有次出去玩,被说不愧是摩羯座,眼里只有工作。其实不是只有工作,我还有玩耍。来上海后,每周末没什么事就出去玩。见过最热时候的杭州与西溪湿地;走过蒙蒙细雨中的大学路与周庄;看过有年代感且追本溯源的爱马仕展与荣宅;还有前几天迪士尼的梦幻之旅。很多美好的体验在上海总能探寻到,比如昨天与闺蜜聊天的咖啡厅,墙上的话语很有趣。
上海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过,那就给下次来上海,留点念想吧。离开时总会有些许不舍,专门叫来闺蜜陪我收拾行李,结果她比我先感伤起来。突然就想起去年元旦来上海住她那儿,走时她还说像娘家人来看望她又要走了。或许年纪越大,越容易感伤。走的那个人总比留的那个人更洒脱,不是没有留恋。可能还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吧。
爱工作,爱玩,爱笑,爱睡觉,组成了在上海的这四个月。发现去的地方多了,每个地方最值得怀念的不是她的景色与繁华,而是当时的我在这里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些共事过交谈过的朋友,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景,以及所住过的地方,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
愿这段美好的回忆,随着这篇文章记录在内心最深处。
有时候写东西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为了记录,而是忘记。记录,与过去好好的say goodbye,然后收拾行囊,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