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锻炼良好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重要性,也会看很多相关的书籍。真正能做到的却比较少。
把握结构思考力的本质
思维过程如同一台计算机的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环节。结构思考力作为理性思维的基础,对应三个环节,本质上是理解、重构和呈现等三个思考层次。
第一层“理解”是收集信息阶段,目标是 “隐性思维显性化” 。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结构,将注意力导向一个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并能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思维是否清晰。
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如你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是重要的?你的客户要的信息是什么?为了你最终要达到的成果要收集什么信息?
第二层“重构”是思维加工阶段,目标是 “显性思维结构化” 。可以用论证类比原则,以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搭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都属于重构阶段,目的是运用结构思考力的方式构建自己在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时的结构。
这个就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重构的过程,这个时候处理的好会有意想不到的角度作为切入点。
第三层“呈现”是思维的输出阶段,目标是 “结构思维形象化” 。形象化表达是结构化思考以后最有效的输出方式。
形象化是要把专业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变成不懂行的人一听就能理解的。这个时候要达成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结构思考力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工作总结,而是在思考、提问、学习、写作、表达和执行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场景是结构思考力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最主要的训练场景。
走出舒适区,进行刻意练习
高手进行思维训练是会走出“舒适区”,刻意练习更多自己还不会的高难度的知识技能才干。
1.有计划地将思维标准内化
在“《结构思考力》“中,核心的思维标准有10个: 识别、判断、概括、论、证、类、比、配、得、上 。
想掌握结构思考力的思维方式,先要系统化地梳理这些标准,给自己定制一个思维标准内化的计划。在每周训练中,重点研究一个思维标准,并在实践中运用和反思。
2.每天深入解决一个问题
可以每天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可以利用跑步、上下班路上等时间,尝试着运用“论证类比”的方法,找出看待同一个问题的各个维度和要素。
不用贪多,每天选一个问题深入思考,聚沙成塔,你会收获一个善于思考的自己。
3.利用碎片化时间反思
你可以利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的时间,回忆一天的思维过程,并评估自己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
问自己这些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主题)
2)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4)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了理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
5)养成反驳自己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之类的问题。
每天花些时间把自己的反思记录下来形成日志并定期回顾,会有助于思维的提升。
综上,六“善”门:善思、善问、善学、善写、善讲、善为”是必不可少的独立思考能力。
今日精进:
最近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的结构思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