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前世是冤家,在此生约定互相折磨。在笔者的工作经历中,鲜有和谐共处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针尖对麦芒,视对方为傻叉。甚至有些情况下,发展成为了人身攻击和物理伤害。
回过头仔细想想,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能有什么仇什么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并不是第敌人。很多时候冲突的原因,只不过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已。本文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总结总结哪些让人为难的场景,也算是为世界和平做出点贡献。
1. “独裁者”沟通方式
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链条上的两种分工,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只有上下游关系。产品经理为需求负责,开发人员为实现负责。倘若产品以“经理”的姿态去沟通,往往结果适得其反。“这个需求我拍板,出了问题我负责”,姑且不谈是否能真的负责,这种姿态,也基本把开发人员的优化意见拒之门外,长此以往,得不偿失。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不妨听听开发人员的想法,认真思考思考,没准能让方案锦上添花。
2. 一句话需求
这种情况很常见。笔者曾经接到过一个需求,PRD文档删减掉“转化”、“抓手”之类的词语外,就剩一句话加一个按钮:实现支付功能,至少支持微信。至于商品怎么管理,价格怎么管理,售前售后有什么需求,如何对帐,怎么退款,一概不提。
一句话需求的本质是,产品经理没有付诸更多的精力去形成方案,只是把这个过程抛给了开发人员。不出问题,反而很奇怪。
3. 拍脑门定需求
笔者遇到过一些靠谱的产品经理,需求的提出有着比较完善的逻辑分析和数据支撑,同时还有清晰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设计方案有多违反直觉,对于开发人员而言,也是心服口服的。可惜,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
在某个项目中,在开发过程中评审下版本需求,发现,还处在开发中的界面在新版中完全变样,开发提出疑问后,答案是,更改后更好看。在这个案例中,开发中的和新需求至少有一个是拍脑门的产物。未上线的需求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很多重要的需求被挤压,形成了技术债务。
4. 需求不分主次,全都要
开发资源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实践中通常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订优先级进入开发流程。道理很简单,做到却很难。
同样是在某APP迭代中的案例:新版本中增加了新题型,PRD中对于交互方式的描述非常酷炫,大概一款益智游戏的效果一样吧,什么气泡大小按照内容适配,还需要随机移动,气泡消除时,再加个爆炸效果... 结局大家大概能想到,产品研发争吵一番后,不了了之。在这个案例中,新题型的支持是刚需,算是重要且紧急,酷炫效果却不是。对于一帮并不是做游戏的程序员而言,开发酷炫效果的时间成本非常高,远远超过功能本身。最关键的是,根据用户量和使用场景预估,这个需求覆盖到的用户可能最多也就两位数,占比约等于0。
除此之外,一个版本在工作量远远超支的情况下,所有功能点的优先级都是P1;很长一段时间内数据量基本保持在个位数的情况下,需要支持模糊搜索等也是常见的主次不分。
需求主次不分的本质原因大概是:产品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产品的定位,用户的真实需求以及现实条件,同时,贪婪。
5. 越俎代庖给方案
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开发人员,都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岗位。生活中大多数产品经理都是没有开发背景的,在这种情况下,带着所谓的“技术方案”去和开发人员沟通需求,很难会有好的结果。
在没有开发背景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哪来的?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产品经理,很有可能来自于当年课堂上的学习的理论;而对于完全行外的产品经理来说,基本上都是从搜索引擎上获取的。
至少在软件工程领域,课堂所授已经远远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可想而知。而在搜索引擎上获取的方案,无法做到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和当前一致,也只能在某些技术点上有些用而已。
一个合适的“技术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整个项目的节奏、人力调配、后续迭代、架构变动等,所以,尽可能的信任开发人员吧。
6. 盲人摸象或多米诺骨牌需求
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屋子里的人,是无法理解“房屋”这一实体的。产品经理在提需求时,经常会仅描述需求本身,而忽略了所处的业务环境。
盲人摸象式需求忽略了新功能在整个业务中的地位,多米诺骨牌需求则忽略了新需求对于其他功能的副作用。这两种需求较为类似。
还是上文中提到的"支付功能"需求,在不描述商品、定价、权益交付等业务逻辑的情况下,仅仅描述支付本身,会让开发人员一脸懵逼。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式需求。
在k12教育业务中,用户归属地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项目初期,用户归属地通过班级学校等关系间接获取。当上线支付功能后,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支付功能的使用场景中,用户是不具备班级学校关系的,权益添加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过紧急研究后,添加了用户归属地的直接属性。 衍生问题紧接着就来了:新的归属地逻辑和旧的归属地获取逻辑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冲突,导致旧功能出现异常。这个案例我们仅从多米诺骨牌的角度解读,新的逻辑变更并未同步考虑旧逻辑兼容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数据混乱以及二义性。
7. 空中楼阁式需求
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架构设计,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解决实体与实体间关系的问题。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需求点在有明显上下业务依赖的情况下,跨越依赖业务的设计,直接奔向“空中楼阁”。
同样在支付系统中,没有对商品管理、购物车等前置业务进行设计的情况下,直接“收钱”,业务的坍塌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一种经常遇到的场景是,需求中没有体现是关系还是属性。可以这样认为,有明确的取值范围,且足够简单,可以作为属性处理,例如用户的性别、出生年月,无需单独创建业务实体,使用特定值作为属性即可。如果新增信息需要单独维护,甚至有可能有附加信息,则需要采用关系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学生的班级。问题经常出现在从前者到后者变更的时候。
举个例子:原设计中,用户的性别只有男、女,分别定义为两个数字,1、2;需求变更后,性别需要能够单独维护,比如自由添加“心理男”、“心理女”等性别定义,此时,就需要将性别设计为实体,用户需要与性别建立关系;分歧由此产生,对于开发者而言,从属性到关系的转变,工作量骤增,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不就是增加了一个对已有信息维护的需求,怎么需要这么久。
8. 前后矛盾的需求
这种需求很容易理解,就不再举例了。当产品经理需求去问开发人员旧版本设计方案时,就需要警惕前后矛盾的需求了。至于产生原因,不在本文范畴。
9. 要求“灵活”的需求
“灵活”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一旦某个需求,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后,基本上相当于把开发人员一脚踢到了地狱,未来任何调整遇到困难时,都会归咎于“实现不灵活”。
一个典型的需求描述:“xx功能需要具备灵活扩展的能力”。相信我,对于这句话,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对于“灵活扩展”的理解是肯定不一样的。倘若更换成,“题库系统未来2月需要能够支持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包含子题目题型的接入,半年内需要支持自定义题型接入”,会更清晰一些。起码将“灵活性”限定在了题型扩展领域,前期设计时就可以测重考虑这部分。
以上九把刀,刀刀催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