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决定着你的未来。努力的价值在于你能感知它的存在。
每年让法考生最为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出成绩查分的时刻。此时不仅仅是法考生本人,其家人也会一起期盼通过法考,甚至有些已经过关的法律人也在关注法考的动向及通过率的问题。
关注源于热爱,因为法律人是一个共同体。
过了法考之后,很多热心的小伙伴开始懂得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以期待未来考生能够少走弯路,进而顺利过关!
分享是对的,分享是美德。这个社会就需要分享,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和美。有的人说过法考是需要时间+努力+能力;有的人说过法考就是多刷题+多背诵+多思考;有的人说过法考需要有全面的、详细的规划,然后按照备考规划一步一步的来,唯有这样才能稳过法考;还有的人说过法考在于掌握一定的考点+超长的发挥;还有的考生说过法考不仅仅是努力就可以的,还要多反思考点所在以及考点的出题套路........
过关的考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角看到问题。虽然视角不同,但客观上的结果都是过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必须要肯定的。
每个人不同的心路历程对于未来法考生而言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答案:yes!
要注意只是借鉴,而非照搬,即不要做完全的“拿来主义者”。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转化为自己过关的一部分备考方法。
就以往的过关分享经验来看,除了极个别的之外,大都还是普适于各位考生以参考的。从众多的经验来看,如若想提升过关法考的概率,则充足的备考时间(一般需要5-8个月时间)是前提,勤奋努力是关键,与之同时还需要有效学习,不死学,灵活学习。因为法考选拔的是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法来自于社会,所以法考的考点也好、考题也好,也是注重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的,所以大家备考时要在思考理解考点的同时要有意识的注重和生活的联系。
某些法律问题的处理不仅仅依靠的法条本身,有时也会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公平正义等最朴素的价值理念。善于思考的人,就会用”巧劲“过法考。比如法考涉及到的法条2万多条,是否都需要背诵呢?当然不是。有些法考不具有可考性,则不需要背。有些具有可考性,则需要理解基础上去掌握去背诵。具有可考性的法条也分为重点法条和非重点法条,则大家需要花的时间也不应相同。但是无论如何,大家不要死盯着法条,法条可以作为工具书,学习累了可以翻一翻。其实大家所学的教材里的考点基本转化自法条,以及刷的历年真题里也都包含了相应的法条依据。
法考备考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不管大家看了多少过关经验和口头的分享,均要结合自身进行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一般而言,大家都要经过听课+刷题+冲刺+背诵的过程和阶段,这也是符合备考的规律的。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也需要结合考生自身而定,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比如你的基础差,你就可以在听课阶段多听一听,扎实一下基础,如果你的基础好,就可以少听一写,多刷刷题........
总之,对法考生而言,备考的是自己,去考试的是自己,那么每个考生应认真对待这个考试。要学进去,不偷懒,如此一来,你距离过关又近了一步!
写在最后,预祝各位法考生法考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