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对书店十分痴迷。
还没有上学那阵儿,也不识字,但是十分喜欢小人书连环画。每到儿童节,或者爸爸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就会缠着到他们到书店买几本心仪已久的连环画。
那个时候只有新华书店,不像现在还有五花八门的大大小小的书店。当时,我就以为世界上的所有书都放在新华书店,那四个招牌字让我魂牵梦绕,一点点地植入我幼小的心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我生命的指南针。
当时的新华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的,当然不允许读者进入柜台翻动书籍的。店里设有几节很长的玻璃柜台,里面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样书的封面。
如果需要购买,可以让营业员把样书拿出来,读者就在柜台边站着翻阅几页,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营业员会不耐烦的。如果满意的话,就可以付款购买。
那个时候,我一点零用钱也没有,所以根本没办法在书店买到自己喜欢的小人书。但是,书店的书对我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经常对着一本书会绕着柜台转好几圈。
后来,我悄悄地把爸爸妈妈给我买棒冰的钱攒了起来,时间一长,竟然也有了一笔小小的零花钱,但是要到书店购买书还是不够用的。
于是,我赖上了街头拐角处的一个小人书书摊。这个书摊也就是几块靠在墙上的木板,上面的隔层密密地排列着各种类型的连环画,木板前散乱地摆放着几张长条板凳。
这个书摊,一个下午,只要几毛钱就可以看上好几本连环画,读得津津有味,直到红日西沉,摊主收摊了,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尽管不能把这些连环画带回家,但总好过在书店看不到的苦。
大半生过去了,这些书摊当然早就不见了,但是,幼年的这段读书时光却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内心总是一阵向往和期待,总是期待那样的读书心境会重新拾回。
到了小学读书的时候,手头终于有了一些零花钱,书店就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天堂。
那个年代,我所在的那座小城也只有这么一个新华书店,而且是在市中心,当然这里的书很吸引人。这个书店就成了我心目中的神圣所在。
于是,我读书的日子丰富多彩起来,这个新华书店一直陪伴着我从小学到初中,再是高中,成为我接触外面世界的一扇窗,也是成长路上绕不开的历史记忆。
后来,小城中办起了几家租书店,书的种类繁多,新华书店出售的书这儿应有尽有,而且租金特别便宜,这对我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书痴”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当时,小城中新华书店已经不是一家独大了,街面上出现了不少书亭和书屋,售卖各种五花八门的书刊杂志,这样购书就更加方便了。不过,我还是喜欢舍近求远,宁愿乘坐公交赶到新华书店购买新书,感觉只有那儿的书才对得起自己积攒了很久的零花钱。
当然,随着互联网铺天盖地发展,这些租书店的生意渐渐维持不下去了,就连一些书亭书屋也渐渐淡出读者的视线,但是连同它们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土生土长出来的文化氛围,毕竟选书看书的人少了起来。
不过,无论如何,它们却一直如影如行,深深地沉淀在我最深的记忆当中,那个青春岁月的文化印记。
当今,互联网横扫一切,所过之处,传统的文化生存空间几乎寸草不生,线上的网络书店几乎取代了传统的实体书店,而且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选书购书,更有低廉的电子书籍可供选择。
当我迷上电子书和网购以后,也在不知不觉间疏远了书店,竟然没有发现,如此爱书的我,已经有十来年不进书店了。
然而,在我捧着手机凝神阅读、会心微笑的时候,偶尔闻闻书本的墨香,方才暮然惊醒,发现书店才是我一辈子的珍藏,书香是我永远念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