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学而实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开篇,我们从小就背诵的,在学生时代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学了就要用,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很开心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所为吗?

00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樊登老师说,学而时习之,概括了他读过的两本书《刻意练习》《终身成长》,告诉我们要培养成长型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

不亦说乎,这个反问,也更是描绘了当时孔子说这句话的语境,学习,难道不是快乐的事情吗?说明他面对了很多对学习的质疑,认为学习并不快乐

而孔子面对这种质疑,给与的态度是,学而时习之是一个过程,不要着急追求结果,不要想着一步到位,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一方面是因为想要成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想走捷径了

所以把学习看成一辈子的事,不停暗示自己,时间还很长,不着急走捷径,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更重要,这是自修

00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有朋友来,难道不是件开心的事情吗?有时候还真不是

这句话孔子传达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如何看到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势必需要合作,但合作必然会有很多的摩擦和矛盾,所以与人合作时要培养开发的心态,这是共修

00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人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就是无论我做得多好,还是有人不喜欢我怎么办,这让我想起了《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句话: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须理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修为的境界,是我们自修和共修后的结果

人生遇到的难题,如何应对,就是一个“乐”,所以这三句话,孔子放在了最开篇,快乐,一定要是油然而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