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事

冬天不下雪,似乎不成其为冬天。这不,近来连下了两场雪,旱情是不会有了。下雪了,朋友圈也热闹起来,嘴馋的要喝酒吃火锅,炫富的要穿皮草,臭美的要拍照,矫情的要写诗,单身的要找人散步,浪漫的要堆雪人,闲不住的要打雪仗,秀恩爱的要一起白了头。这里也矫情一下,不会写诗,记录几个与雪沾边的事。

        东晋宰相谢安在一个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讲论诗文。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谢安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二哥谢据的儿子谢郎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大哥谢奕之女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公大为赞许。谢道韫因此被称为“咏絮之才”,后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哦。

        文人对雪情有独钟,赋予雪各种比喻。李白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骈云“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李商隐云“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等等,太多了。书载唐朝有个叫张打油的人,也写了一首《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生动传神,幽默风趣,令人叫绝。张打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功不可没。

        王徽之(王羲之五子)在山阴县时,有一天晚上,他一觉醒来见大雪已停,月色清明,四望皓然,一时兴起,叫家人拿酒来喝,一边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剡县的戴家道,于是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到了戴家却不进门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徽之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见过任性的人,没见过这么任性的人。

晋人孙康幼时家贫,醋爱读书,但无钱买灯油,天一黑就读不成了。冬天下雪了,他就到雪地里,借着雪光读书,后来成为大学者,官至御史大夫。孙氏后人因此以“映雪堂”为堂号。我估计孙康的视力超级好。

        宋人杨时师从程颢、程颐门下学习理学。有一天,杨时与同学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见老师程颐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恭立门口,耐心等待。其时天降大雪,游酢冻的实在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两人已成为雪人。

        毛泽东在陕西袁家沟,逢天降大雪挥笔写下《沁园春·雪》,当时没有公开。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会见爱国人士,将《沁园春·雪》赠送给柳亚子。柳亚子盛赞:“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并和词一首一并交《新华上报》发表,一时轰动山城。蒋介石看后问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陈布雷说:“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介石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一场笔战就此爆发,《中央日报》刊登多篇抵毁和词,但在《沁园春·雪》面前都黯然失色。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一直被模仿,从来未超越。无关词句,胸襟而已。

        下 雪天是喝酒的天,古今一然。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白雪天与友人喝酒,“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现在一到下雪天,少不了三五个好友聚一聚,吃个火锅,喝点小酒,打个麻将聊聊天,不失为一快事。有这么个段子,说重庆人有句话,“吃火锅喝酒前我是重庆的,喝酒过后整个重庆都是我的”,这话牛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早就喜欢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因为这首诗的意境绝...
    韩荆阅读 4,373评论 5 16
  • 【写在前面】12月3日,一场大雪翩然而至,校园里处处是欢声笑语。这次作文应景而写。语言是稚嫩的,但是快乐是真切的,...
    佳树清圆阅读 3,573评论 0 1
  • 雪中,话雪事 连日的雪,或大或小,絮絮叨叨地下,给寂寞的冬天些许妖娆。尤其今天的雪,从傍晚时分开始,簌簌不停,...
    静待春来阅读 949评论 0 5
  • 《红楼梦》解读|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红楼梦》从第四十九回到第五十回,基本都是描绘雪景。...
    王思站阅读 1,027评论 0 0
  • 又是一个飘雪的日子,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白茫茫一片素净。这次的雪,仿佛为了应证天气预报,如期而至,顺应天意...
    苟艇阅读 1,1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