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丰巢快递柜收费,也跟每个喜欢网购的用户息息相关,借此,我也想说点什么。
先说说很多互联网人的上下班时间,早上8点左右出门,晚上9点以后下班,10点以后回到家。而快递公司一般派送时间可以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上午在9-11点送货,下午在3-6点送货,当然不排除其他时间段零散送货的情况。对于早上送货的快递,放在丰巢后,很大概率下会超过12小时,即需要付费。
疑问1:顺丰所谓的大数据调研后制定的收费策略为什么还是会引起广大消费者反弹,是否所谓的大数据也只是基于很多人上下班时间的YY,而不是用户的包裹真正在丰巢存放的时间,如果选择相信顺丰,那12小时内包裹取出的占比到底有多高或多低,按说至少达到80%以上吧,不然哪来的自信敢上马收费。
疑问2:如果80%以上都能够12小时内取出,那丰巢声明中及早区间能节省百万的存储效率是否真实?
疑问3:丰巢设置12小时作为收费起始点是否合理,从结果来看,明显是不合理的。那如果改为24小时呢,是否会更加合理,至少给用户提供了完整的1天的免费存储期,当用户超过24小时后再收费,当用户逐渐接受收费后,再逐步地降低免费存储时间,就像共享单车一样,从最开始的1.5元/小时,到1.5元/半小时,1元20min,然后根据用户行为不断地进行分层收费,用户数量其实并没有明显下降,而企业也逐渐增加了收入。所以,顺丰制定的策略明显不合理。
疑问4:为什么一篇由上海某小区物业发表的声明会突然火起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小区能写出来看着很专业的文章值得吃瓜,另一方面,小区提出了强制停止使用丰巢的决定。那为什么物业会进来掺和这个事儿呢,是否真如物业所说,对业主负责,还是说中间存在更多的利益诉求。这里面又涉及到交易模型问题,整个快递柜直接关联方包括:丰巢,快递员,用户,间接关联方包括:卖家,小区物业。不知道是丰巢单方面认为物业方面不会有疑义或是压根儿忽略了这个关联利益方。
疑问5:丰巢这么大的收费动作为何会一刀切,而不是针对局部地区做试点,再基于使用数据做调优。还是说丰巢迫于盈利压力做了无脑的决策?
疑问6:菜鸟驿站是最后一公里的终局吗?也不是,高昂的门店成本,人力成本,让菜鸟驿站盈利遥遥无期,且增加了驿站这个中间环节,生成效率有提升吗?并没有看到明显提升。
疑问7:现阶段有可能出现哪些不一样的玩法吗?看数据统计最近快递柜的售出大大增加,难道各小区自己提供快递柜服务给业务,其实没那么简单,智能快递柜并不是没有门槛的产品,也不是几天就能快速使用的,这是一套成熟的体系。而此时,如果由某个公司提供一套智能硬件,后台软件,数据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那小区物业就可以自己简单安装后使用,快速简便,还可以自行定义免费给用户使用或有偿使用,将物业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商,而不是丰巢或菜鸟驿站。让商业回归本质,让用户更加简单,而目前能够提供这套完整服务的企业也只能是菜鸟。当然,菜鸟是否会决策或是否已经尝试过这种玩法不得而知,这也只是从解决问题角度给出一个简单的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