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惩罚得当,可以规范孩子行为、养成孩子良好习惯,完成正向转化。“自然后果惩罚法”、让孩子失去某些特别待遇、“事不过三”处罚法、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1.自然后果惩罚
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好的后果。那就让孩子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2.事先告知惩罚后果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与一定的处罚,这能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如果父母决定惩罚孩子,那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3.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孩子一般有自己喜欢的“特殊待遇”,如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看自己想看的动画片。一旦孩子犯错,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得太多,太长。
4.事不过三
事不过三能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孩子犯错是,可以明确告诉他:“这是第一次”然后跟孩子解释犯这个错的后果是什么。再犯时,“这是第二次”最后告诉他“这是第三次”事不过三,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惩罚。
5.“量刑”要适当
惩罚必须以尊重孩子人格,不伤害孩子自尊为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愧感。所以要避免态度粗鲁、凶暴、嘲讽、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孩子。
6.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奖罚分明,才会正确的给孩子树立起父母的威信,孩子才会真正听从父母的教导。可以规定一些孩子做了就会有奖励的事情,让孩子自觉往好的方面去努力和发展。
7.对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一般五岁以上)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就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开罚单。比如,家长的可以为孩子设定,不收拾玩具为一枚一元硬币,和小伙伴打架为两枚一元硬币。孩子们渴望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式一定有效果。
8.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有时候,父母买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情境,反而会让孩子冷静下来,认识自己的错误。孩子犯错之后,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
9.坚持一种管教方式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孩子解释清楚。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要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要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
无论怎样惩罚孩子,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的心理伤害,要做一个控制住情绪的父母。惩罚孩子之后,要与孩子进行沟通,解释清楚。安抚孩子,让孩子知道惩罚他并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他,改正了错误之后还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内容整理自网络,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每周微课(meizhouweike)”关注我们,“每周微课”是专业的妈妈学习平台,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培养幸福一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