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该是孩子们最愉快和轻松的日子,因为经过五天的紧张学习之后,惬意的周末就在眼前。我也收拾起自己的疲惫,将心情切换到了休假模式,心底甚至萌生出对后天母亲节的种种美好期待和设想。可就在此刻,惊闻距我所在地仅二十分钟车程的隔壁县城里发生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一学生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微信群里一时间被这一事件疯狂霸屏。不仅仅是文字消息,还有那学生鲜血淋漓的可怖照片,登时让我内心震颤不已,用同样颤抖的手,我在群里发了条信息:“可不可以不要再发这种照片?”,便匆匆地切断了自己的网络。
如此近距离地被迫逼视一个孩子惨死的照片,让我于心不忍,强忍住眼中的泪,内心不住地淌血,就像照片上那血染的小脑袋、永远闭上的眼睛,绝望死寂到荒凉,顷刻间失了生机。我尽力的想要甩掉那个事件所带来的沉郁感,可是稍微闭上眼睛,那片鲜红就在眼前晃动着晃动着,在脑海里缠绕着缠绕着,挥之不去让我抓狂。
期待母亲节的柔软心境与这血染的暴力猛烈撞击,落下了满眼悲伤满怀愤怒。
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如此心狠?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冲动?为什么他们想不到有更好的其他途径来解决并非深仇大恨的冲突?
我假想着他们就在我面前,我则是在大声的带着哭腔、不无绝望地向那几个孩子质问。可我内心却十二分清楚,自己这样的质问是一种徒劳,自己也没有义正言辞的那份自信。因为,面对着的只是不谙世事的几个孩子,作为一名基层普通教师兼一名普通母亲,从内心里我很想为他们辩解,也相信他们并不想置人于死地,他们只是想尽最大的努力“教训”一个“异己者”,因为那样才可以证明他们是自己想象中的“强者”。
我甚至怀疑,理论说教、大声训斥,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是否有用,也许他们此时此刻内心了有的只是害怕,为自己犯下的罪过。用法律的形式来震慑住他们,也未必能让其明白什么,除了在漫长岁月里的悔恨和年岁渐长后的沉痛反思……
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马克·吐温也说:“你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我从来不否认良好的学校教育之于社会、之于个人的巨大意义,我也相信我们教育的目的终将是要让人向善教人求真。只是,今天的事件,让我恍惚,为何在该驱逐恶之监狱的校园里,暴力这魔鬼缘何竟占了上风?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也许,应该反思的,不仅仅是那几个孩子,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我们是否都应该扪心自问,除了要求孩子们盯着分数,卯足劲儿争取考上好大学,将来找好工作,取得一切世俗意义上所谓的成功;我们可曾腾出时间来,教他们如何冷静从容地应对人生可能出现的总总冲突或者不如意?
试问,有几个家长、教师知道,你们日日陪伴、口口声声挚爱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是否快乐或者不快乐?你们可知十一二岁的孩子、十三四岁的少年所在的校园里可能存在着你以为混乱年代才有的“高利贷”、“敲竹杠”?你们又可知那个曾经完全属于你的那个活泼泼可爱的小儿童已经变成偏偏小少年,开始萌动着青春期朦胧的美好以及与此相伴相随的焦虑不堪?
据了解,校园很多不理智的惨剧都与“敲竹杠”和青春期恋爱吃醋有关。对于前者,可能学校和家庭都不知道,听后甚至会惊讶不已。对于后者,学校一般认为属于少数现象,一般不“小题大做”,真的碰到了,也只是由班主任层面进行说理教育能堵则堵,并没有从更更专业的角度进行深入追究,效果可想而知。家长们,可能“天真”的以为孩子还小,或者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在悄悄“变坏”,真发现端倪,绝对是强烈打压,引来孩子的恐惧而将恋情转入“地下”。
学校很忙,忙着盯住孩子们的“成绩”、“分数”,催促他们抢占“学业高地”;家长很忙,忙着或赚钱或社交或娱乐;我们都很忙,忙得没空去发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忙得没空与孩子深入沟通交流,忙得忘记了我们为什么、为了谁而忙。忙忙碌碌中,我们忘记了生命的真谛和美好,我们变得焦躁不已,并将这种浮躁病“传染”给我们的孩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