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字爱看文字,无论书本和网络上的文字。觉得通过文字,可以寻找和发现一个又一个,在烦闷苦痛的现实生活背后,跃动和起舞的灵魂。
最近看安妮的文字,给人尖锐的疼痛。黑暗、孤独、荒凉、阴暗,破裂的爱情、宿命的手心、虚无的空洞、绝望和死亡。它们让我看到一个对现实不安和永远漂泊的灵魂,铁轨、远方、旅行、一片又一片的农田、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她用文字,为自己的灵魂不断地寻找出路和短暂的安置之所。只有在她自己的文字里,她才能得到暂时的停留和歇息。文字,是她的精神慰籍。
也喜欢雪小禅的文字。唯美、空灵、孤寂,却又凡俗、烟火、热烈、荼靡,极致的暗恋、绝美的爱情、凄凉而美好。它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在嘈杂平凡的现实世界里,寻找一切极致唯美的灵魂。她是一个极其讲求生活品质的人,每一处都有自己精心经营的痕迹。爱穿蓝色的棉麻裙,各式的古旧家具,痴迷于戏曲,愿意用“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鲜衣怒马生活,享受银碗里盛雪闲情”。文字,是她禅意生活的记录,是鲜衣怒马生活的见证。
安意如的文字。清淡、简洁,却有着极深的佛意和洞穿。
王小波的文字。独立特行、诙谐幽默,对人对事对世有着独特和深入的见解。
金庸的文字。大气、端庄,又不失细腻、柔软,有着侠骨柔情和英雄气概。……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风骨、气息和灵魂。感受文字,就是感受不同的气息,欣赏不同的风骨,触碰不同的灵魂。
也爱写文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记日记。那时的日记往往只有两三句话。都是流水账。比如:我今天去舅舅家,和姐姐在公园里划船了,很开心;我妈妈今天给我做了很好吃的蛋炒饭,我很喜欢……如此等等。现在看起来稚嫩无比,却是真挚的感情流露,开启了我与文字的一生之缘。
从那时开始,几乎没有间断过,坚持每天记日记,用文字记载自己一天生活里的大事和心路历程。
高中一年级。记得极其清楚的一个下午。学校开大会,领导在远远的台上讲话,我们在下面低着头,或看书,或聊天。
我极偶然地借过旁边同学拿的笔记本,封皮是淡淡的暗红,中间画着一个小女孩在低头捡拾美丽的贝壳。就像她用心捡拾生活中的贝壳。里面的文章如同美丽的贝壳,都是她用心思考、用心写作的结果。文字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记载了她对人对事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认识。看后让我极震撼和受启发。没想到日记也可以写成一篇篇独立的高品质的文章。
以后的日记,便有了质的飞跃。几乎每一篇,都是我用心打造而成。
记得后来从日记本上誊抄下来的文章,作为周记交给了老师,老师除了选一篇文章在班上念之外,上面还批注了:“别把这本给丢了。9.18.”我到现在还保留着老师红笔的批注,保留着自己几乎所有的日记本。
大学刚开始的军训。要求交广播稿。我只是把我长久以来对军训、军人,对意志、品格的看法,写了下来,再加上对学校景色的描写,和对看过的句子的借鉴,比如,佛曰:境由心生,心亦造境,之类的句子,几乎篇篇中的。
每当响起播音员:以上稿件来自政法学院邬玲子。我的同学和老师就无比地激动:政法学院又有一篇稿件上了!没想到自己的文字,这么受欢迎和有价值。那时很是风光了一阵。
可是后来浪费了大片大片的好时光,没有好好看书和写字。虽然也还保留着记日记的习惯,但却没有修炼自己的思想。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深刻思想的文字,只是单薄和苍白的。所以,虽然有对文字好的感觉,但却缺少了很多深刻和质感的东西。
整个大学,只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对高三学习心路历程的总结,一篇是对各种绿色事物抽象出来的绿的描述。
参加工作后,没有像以前那样天天记日记,但也经常写写文章。
后来在新浪网上开了自己的博客,时不时地发几篇文章上去。
有了孩子,生活一下子忙碌的什么都顾不上,只有最简单地需求:吃饭和睡觉。虽然辛苦,但看着孩子甜美的笑容和快乐的眼神,觉得一切都值得。有什么,比生命、比生活,更重要的呢?
雪小禅说:“生活是锦,写作是锦上添花。没有比生动的生活更能打动人心了。它超过了艺术、写作,是生命中最繁花似锦的一部分。如果生活和写作二选其一,我肯定选择生动的生活。”所以,我的文字,一再退让给了生活。但文字并不曾远离我。
它与我的生命已融为一体。它在我流淌的血液里。
一旦有空闲。在孩子睡着了之后。在看安妮,杜拉斯文字的时候,它又被唤醒,又重新鲜活。
最近加入齐帆齐写作营,更是有了指导和鼓励,和老师与一群爱好文字的人在一起,相互鼓励与支持,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坚信文字!我们相约一起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愿做与文字痴缠一生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