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普通和优秀的区别

今日的读书笔记仍是来自阅读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在这一章中刘润老师主要向我们讲解了,普通和优秀的差距是什么?

下面老师先用1个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和优秀人在应对同一件事上两者分别的解决方式。

这个例子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盟军的轰炸机当时损失很厉害,能飞回来的战机机翼都布满了弹孔,于是就有人提出应该增强飞机部分位置的钢甲,这样一来是保护飞行员安全,二来还可以提高战斗力。可是这些钢甲应该加在哪个位置呢?

这时出现了两组人的想法,第一组人凭借过往经验,这飞回来的飞机机翼上有弹孔那当然是给机翼加钢甲了。而第二组人并没有立刻做决定,他们先是去了解了那些被击落的飞机受损的部位然后又观察了安全飞回来的飞机,第二组人通过统计建议只需要给飞机的头部和尾部加钢甲就好。后来司令派军去核实飞机残骸,发现失事飞机果真都是头部和机尾中弹。

你看普通⼈凭借⻜回来的⻜机的“经验”,就决定给机翼加强钢甲。但是优秀的⼈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那些被击落的⻜机应该是由于机头或者机尾中弹而造成的。

也许你会觉得说在这个例子里的“经验” 不能代表所有的经验都是错的,那我们时常还说经验就是财富呢,为什么不能相信经验呢?

那接下来刘润老师分享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想提醒我们如果你特别执迷于信任经验做事,有些经验也有不靠谱的。

老师说十多年前当他还在微软公司工作的时候,他曾代表微软去做软件开发的分享,当时有很多企业争相来学习,膜拜,不管分享的内容是否适用自己企业,只要你火,你就对,甚至连问微软员工用什么牌子的牙膏都能作为微软成功的原因之一。而10几年过去后,微软开始走下坡路,等再开展分享会时人们已经印入了微软过时的印象,这会儿说什么都是错的。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在遇到问题要寻找解决办法时,一些人的习惯做法是完全迷信于他人的成功经验,他人成功的经验当然重要,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先问一下这个经验真的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吗?以及问下自己如果完全复制他人的这套成功方法是否真的适合于我自己呢?

我个人也有做了一些反思,曾经我也有过遇到问题时,想快速处理掉,懒得动脑,不想思考,第一反应就是快速搜索过往的经验先应付了事,或是投机取巧,想到别人用过这招没问题那我也可以借来用用,有恰好让我碰到了借来的经验解决了问题,但也有过因为我没有重新思考和观察整件事,做出的结果让老板感叹说,都是老员工了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还在原地踏步吃老本。

最后本章节刘润老师也为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希望帮助我们在未来遇到任何问题时也能向优秀的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 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态去看问题。

⼆ 是运⽤“假设—验证—结论—调整”,⼤胆假设,⼩⼼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 是不要被利益、⽴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