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西游记》
6月10日,中二少女裸辞的第124天。
这个月一不小心就过了1/3了欸,可怕,时间过的这么快。明天就要出发了,还在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中,难受。
今天和同学玩了一个网上的测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测试题目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四个人,你喜欢谁?
原本,或者说以前的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孙悟空,这个我儿童时期的英雄梦想。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就像这首歌词中描写的一样,孙悟空,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英雄,武力值超高,战斗系数超高,不论经历什么样子的困境,一样还是那个孙行者。与此同时,他还正直善良嫉恶如仇,混不吝的百折不挠的泼猴子。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多么的让我们这种普通人心向往之啊。
但是这一次,我首先排除了他,因为我突然觉得他只是一个可怜的角色,如此本事,如此才华,却是不容于世,被欺压在五指山,被紧箍咒牢牢束缚,本该是自由自在肆意天地间的人啊,我觉得很难过。
然后排除了猪八戒,这个形象一直以来我就不是很喜欢的。油嘴滑舌,好吃懒作,后期孙悟空和唐僧发生矛盾的时候还落井下石,如此这般居然还深得唐僧的喜爱,我真的是要被气死了。哎,或者说,他是我最不容易成为的人,所以我不喜欢呢?虽然我这么评价他,他也是书里面我觉得最会审时度势最有眼色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我目前最难成为的人。
然后排除了沙僧。沙僧就是我自己。不善言辞,不懂得适当的表现自己,傻了吧唧的就知道干活。沙僧最后好歹还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我都不知道自己得到了啥。欸。
就剩下唐僧了。
我以前有多不喜欢唐僧现在对唐僧就有多好奇。我不喜欢这样一个总是说教的人,不喜欢他对待孙悟空的不公平,不喜欢他的惹事生非(各种妖精就是冲着他来的),总觉得他什么都没做。
现在想想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唐僧,就没有西游记这个故事了。不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存在与否,唐僧都是会去取经的。是因为有了他想要实现的东西,才有这些故事,而那些徒弟,是把他的信仰当成了自己的信仰,是真正的配角。换句话说,他和其它三个人的不同,是他有一个伟大又遥远的梦想要去实现,有自己长远的人生规划,是一心一意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真的很佩服他。
果然文学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一部西游记,从小看到大,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