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的钩心斗角、登堂入室、拐弯抹角、分庭抗礼、祸起萧墙、大相径庭、无事不登三宝殿、光耀门楣、两面三刀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钩(勾)心斗角
意思:古建飞檐交错,檐角对着另外建筑两层中心。屋面檐篷交错穿插,叫“钩心”。檐角与檐篷的相互针对,像戈相斗,叫“斗角”。后引申为形容人际间明争暗斗的行为。
出处:其本意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句。
登堂入室
意思:在古建中,堂指古代宫室的前厅,室指古代宫室的后屋。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先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拐弯抹角
意思:传统民居中,对道路拐弯处的墙体进行圆滑处理,就是将两面墙体交汇处的下部削掉内缩,使原本的直角变为斜面或圆弧状,从而方便车马行人通行。后世主要指说话弯弯绕。
出处:在元代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第一折中有“拐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的表述。
分庭抗礼
意思:分庭,即分处庭中,表示双方地位平等,可以并立;抗礼,即行对等的礼节,表示彼此尊重,不卑不亢。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在古建中,“庭”指庭院。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祸起萧墙
意思: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又称“影壁”。在古代想要进入正房,就得经过萧墙,在此进行仪范整理。后世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大相径庭
意思:径,指小路;庭,指院子。“大相径庭”字面意思是相差得很远,大不相同,就像一个人走到小路上,另一个人走到院子里,方向完全不同。形容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完全不一致。
出处:该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光耀门楣
意思:门楣,指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光彩照耀在门楣上,比喻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为家族或家庭增添光彩和荣誉,使家族的名声和地位得到提升。在古代个人通过科举、功名、德行等途径取得成就后,家族会通过加高门楣、悬挂匾额等方式彰显荣耀。
出处:明代冯梦龙所编的《醒世恒言》,书中记载“指望他应试,登科及第,光耀门楣”。
我一直希望能够光耀门楣,发现还不够,朋友们,你们光耀门楣了没?
两面山刀
意思:在古建中,“两面三刀”原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两面”:指砖的两个粘接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三刀”:指砌一块砖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三次批上砖的粘接面,即正面粘接的两条灰埂子和顶面或侧面粘接的一条灰埂子。
技术较差的师傅可能不是粘接面选得不好,就是瓦刀上挖的灰泥有多有少,批灰泥埂子时,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完成。我相信看过泥浆做工的朋友,对这个场景很了解。
后世形容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真诚、善于伪装,甚至在暗地里使手段害人的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
意思:原意是指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而来,“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为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禅房。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