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是四川通江最高的山村。山那边就是南江县,高山村宽广的面积里却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0多人。山顶上田少地多,田是十年九不栽的望天田,地是广种薄收的贫脊地,在那“磨洋工”的大集体时代,高山村人日子越过越穷。
上世纪80年代,高山村人铆足劲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耕耘播种后,空闲时间就去打零工做手艺。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大巴山人致富的眼光超出了做手艺打零工,男人们抛家舍业纷纷南下北上打工闯天涯。家里剩下的是妇女、儿童、老人。因此,后来一度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大巴山的发展靠的是“386199”部队。妇女们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靠人力耕种几亩十几亩土地,大巴山的留守妇女绝大部份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转变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顶梁柱”。
秋菊、桂花是同年嫁到高山村去的。秋菊的男人是一个连续两次高考落榜的青年,气馁后就不喜欢与人交往,迷恋上了赌博,名叫通平。桂花的男人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单亲妈妈干农活,是个老实憨厚的庄稼汉,名叫铁牛。两个女人嫁到高山村来,村里人对她们刮目相看!有村民说,人长得好看就算了,还那么能干,通平、铁牛就等着享福了!
铁牛婚后夫唱妇随,比翼双飞,生活越来越好。通平结婚后不直面现实,自甘沉沦,放任堕落,继续沉迷赌博,夫妻关系也越来越紧张。铁牛多次劝说通平:一个男人成家立业了,不能再任性而为了,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成为家中的“顶梁柱”。通平、铁牛光屁股时就在一起玩耍,完全把铁牛劝他的话当耳边风。上学路上、池塘边、山坡上都装满了铁牛童年的回忆,桂花说,要想把通平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只有让他换个环境,远离那帮狐朋狗友及他的社交圈。铁牛就多次邀约通平春节后外出务工。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通平在打工的地方很快又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命运将通平击垮,他又将自己恣意放纵,铁牛咬牙离开了不求上进的通平。
通平出门后一直未给家里捎一封信,隔三差五还有人上们催债,秋菊把猪、牛卖掉全部用于挡账了。走投无路的秋菊不知哭了多少回,也想一死了之,每次都被乖巧听话的儿子看到。秋菊一次次擦干眼泪站起来,读过书的她想到,不能就这样穷下去,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后,秋菊在家里办起了手磨豆腐作坊。
高山村周围有三个场镇,秋菊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天不亮就下山到各场镇上去卖豆腐。下午耕种责任田,晚上磨豆腐煮豆腐。妈妈的辛苦儿子都看在眼里,秋菊不让儿子帮她干活。秋菊对儿子说:“你好好读书就是妈妈起早贪黑的动力”。争气的儿子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初中毕业考到了县城的重点高中,三年高中毕业又考上了重点大学,秋菊也还清了丈夫的赌债。通平的父亲从生病到死都没有盼到儿子回家,还是儿媳妇风风光光的把他送上了山。秋菊说:男人回不回来都无所谓了,这个家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桂花接过铁牛的汗珠子滚太阳,学会了耕田犁地。茶于饭后她想到,高山村熟田熟地不多,百分之七十都是荒山,又与南江县边界相连,为啥不搭乘南江养黄羊的快车养羊喃?说干就干,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桂花养起了“南江黄羊”。养殖规模几年就壮大起来,村民还选举桂花当上了妇女主任。
桂花富了不忘众乡亲,免费给乡亲们提供种羊和技术指导。就这样,在她的帮扶下,很多村民积极发展了养殖业,不少贫困户在她的帮助下,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桂花既扛自己的小家又撑起留守妇女这个“大家”,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桂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高山村的日月星辰擦得锃光瓦亮。
川东北多山地,秦岭巍峨,大巴山苍翠,四面环山,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为大巴山腹地发展的最大障碍。四川有句俗话:“要吃巴山饭,婆娘打前站”,高山村的“半边天”坚持苦干加实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高山村人没有小成即满,“半边天”继续发挥“顶梁柱”的作用,男人们照样走南闯北。男女并驾齐驱日子定会越过越好,生活一定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