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论学习切莫“夹生”
早在1939年,毛泽东主席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如今,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形势也在变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基层干部如此感慨的背后,正是思维方式落后、工作能力不足的表现。
身为党员干部,要扪心自问是否真正具备了足以胜任本岗位的能力?掌握了多少涉深水、渡险滩、闯难关的看家本领?应该说,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就会越多,我们感到“能力不足”在所难免,出现“本领恐慌”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身缺乏认知,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看不到自身不足。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一要只有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保持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干出更多实绩,取得更好成绩。
二要强化理论学习,筑牢党性根基。理论是强党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宗旨、历史使命和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党性分析,查缺补漏,改进不足,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的历史使命,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关头豁得出来。要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以史鉴今、以史促今,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
三要经过思考的“火花”烹煮,实现由“生”到“熟”的转变。“学而不思则罔”,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思考则是连接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桥梁。只有真正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收获思想精髓,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真正掌握先进理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是不是“夹生饭”只有吃的人知道,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实效,让人民评价好坏。要敢于将学习成果亮出来给人民看、给人民判,善听人民批评意见,把理论素养的提高、政治能力的增长、工作水平的提升深深扎根于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在“学”与“干”循环促进之间,总结、升华理论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