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爸爸工作总出差,妈妈单位总是倒班。C的视力比同龄段的孩子弱很多,原因在哪呢?不是C的成长路径早就的,而是父母的教育影响早就的。
C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被爸爸抱在怀里,他爸爸很爱打游戏,却又拗不住妈妈让爸爸看孩子的要求。只好边抱着孩子边打游戏,这一打起来一小天就过没了。C爸直勾勾地看着电脑屏幕,眼睛都不怎么眨,很小的C也跟着爸爸盯着屏幕看啊看。
C上幼儿园了,放学时候该陪陪孩子吧?他爸爸直接把孩子甩给机械电器类产品。甩给孩子电脑游戏、电视机等,看这多省事儿,不用看孩子。
C 上小学了,一放学就被送进小饭桌之类的辅导学校。写完作业再看电视,之后妈妈才能来接。从每天放学到接回家的这个期间,C一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坐着的,基本没啥运动。他上三年级体重见长,眼镜度数见长。
每次换眼镜时,C的父母都叮嘱孩子少玩电脑游戏,少玩手机,可不顶用,照玩不误。
C的妈妈陪伴孩子时间相对来说比爸爸多一些,但是有效时间内陪伴孩子特别少。什么是有效时间呢?有效时间是指一段时间内真心的陪伴孩子,不做其他事情。比如接电话、玩手机的之类都不算真心陪伴。
C年龄再长大一些,微信出现了,王者荣耀出现了,更多的游戏出现了。孩子坐那一玩游戏,就像他爸爸一样,一坐就是一小天儿过去了。与婴孩时期的不同的是,他现在不用爸爸抱着了,自己会玩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的级数比爸爸都高。
C的视力逐年下降,父母很是头痛治疗眼睛和玩电子游戏两件事。买的眼镜是年年换,又换成眼药,护眼的机器之类。一个护眼的机器高达上万元,买完并对孩子说“看我多舍得为孩子花钱”!
每次看到C在那一坐,除了正常的吃饭上厕所之外只是在那坐着,水都很少喝。电子游戏是虚拟世界的东西,用来代替父母给予的很少的陪伴。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陪伴和满足,哪里找?虚拟世界。
有人问我,你玩电子游戏吗?不玩。你玩升级的某款电子游戏吗?不玩。他们都在好奇我为啥不玩时,我答因为我的现实生活足够精彩,不用去玩电子游戏。
小时候少陪孩子,扔给孩子个手机、iPad等物品,也许可以持续短时间的陪伴。但是机器是代替不了父母的语言和情感的。终有一天,儿时的陪伴会一股脑儿的全都像要账一般,像父母们索来。之前的陪伴需要智慧的付出和有效的陪伴。这种付出是为孩子,也是为自己的现在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