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书更多的是一种迎合,为了装点门面,表明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谁谁推荐了好书,就迫不及待地买下,不管需不需要,适不适合。买来,随便翻翻读读,就扔下一边。
为了读而读的读书,没有输出,只是表面的敷衍,所以,即使读了一百本又如何?
现在,因有了定位而读书,整个人便豁然开朗了。
我想好好学习育儿,有效陪伴孩子成长,赋予她力量。
孩子上五年级了,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同时在向青春期迈进,对同伴的依赖和模仿胜过父母。
回想麦家自己和儿子叛逆的青春期时光,我能感受到父母的无奈与失望。
作为母亲,我希望能未雨绸缪,提前建立好和孩子的关系,破除青春期成长密码。
为此,我开始深入阅读阿德勒心理学相关书籍,如《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等,不断实现自己的成长和读懂孩子。
萧秋水老师的分享,印象深刻的是界限。我与孩子,我与父母,我们都要有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做好课题分离,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己的生活,远比父母的代劳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能力。
萧老师还说,我们不依赖别人,也不应该成为别人的依赖。对于孩子,我希望她能发展自己的七项技能,而不是被事无巨细地照顾,让她处处依赖我。
再读《正面管教》,不断运用在孩子身上,不断以案例的方式还原生活或总结整理归纳,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常是想写一点育儿类话题,总不知道如何开始为好;来自孩子的挑战不断,总担心自己的方法不对,这些都督促自己加快阅读,认真学习,并学以致用。输出倒逼阅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带着问题、带着目的阅读,其效果远远大于盲目的蜻蜓点水式阅读。
所以,养成阅读习惯,首先要挖掘自己的阅读需求。解决了为什么读、读什么、读后的效果如何,阅读带给你的快感才能长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