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微信说,我推荐给她小闺女的书娃看不懂,问我要不要逼着她看。我说不用,回头看看怎么回事再说。
今天见到小丫头,翻了翻她的书明白了。我推荐给她的,跟我的版本不同。《天蓝色的彼岸》是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而且以我多年在一线的经验,这是任何孩子都会爱上的书,不,是任何人都会爱上的书。单纯、清新、温暖,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我了解,也确信。那么问题只能是一个,出在译本上。我的书是2004年第一版印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雪松翻译,这位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博士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对原作情感把握的也很到位。小丫头的书是2019年第一版印刷,译者的背景我没查到。我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如果不能直接看原著,那就得靠译者的功夫。他们透过文化的差异,对原著精神内涵精准的把握,再转换为我们所期许的文字。
我灵机一动,多好的教育契机啊!我把两本书放到一起,让小丫头找不同。故事情节大致是了解的:小男孩儿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自己的亲人朋友,却又不知道如何传达自己的心声,直到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告别,并向他们表达歉意和爱……
两个版本的书封面是不同的,我问小丫头什么感觉。她想了想说:“我的这本小男孩儿抬头看着远方,地上只有他孤零零的影子,看上去是死后孤独、无助和绝望的感觉。你的书上小男孩儿背对着我们,感觉他正面对着一条河,河对岸要么是他的父母亲人,他正在告别。要么就是天蓝色的彼岸,充满希望。”我真的很惊讶,一个10岁的孩子对两幅图有这么敏锐的感觉。真的,那是两幅不一样的图片,但都直指这本书的实质,那是一个人面对死亡前后不同的态度。她喜欢我的书,说漂亮、浪漫。瞧,这就是小女孩儿。
我打开目录让她接着对比:
我的书第一章叫“在天国排队”,她的叫“文书桌”。
我的第三章叫“像鸟一样飞”。她的叫“回家”。
我的第五章叫“操场上的游戏”,她的叫“校园”。
我的第九章叫“电影院里的幽灵”,她的叫“电影院”。
我的第十二章叫“原谅我,雅丹”,她的叫“鸭蛋”。
不一一列举,除了最后一章都叫“天蓝色的彼岸”其余的都不同。我问小丫头,如果有机会让她自己选书,选哪本,说说理由。
小丫头说选我这本,因为每一章题目都很吸引人,而且从章节题目里就能猜出大概内容了。我趁机引导,其实一篇故事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漂亮的会先入为主,让人过目不忘的。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不是命题作文,真的应该在题目上用点心,你用心了才能抓住读者的心,其实就是抓住了判卷老师的心。
带着她梳理目录,捋了一遍内容,我问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她说事情发展顺序。看来平时语文学得不错。除了第一章“在天国里排队”是插了一段倒叙,从第二章开始就已经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去写了。我问小丫头作者直接写哈里出了车祸,去了天国,回人间完成心愿,再回到天国行不行?小丫头说行。我说对啊,那样就不会有阅读障碍,你也不至于莫名其妙,一开始不知道写啥呢。可是为什么作者不那么写,非要插一段倒叙在前面?小丫头突然懂了,这样是作者有意安排,设置悬念才能吸引着别人读下去。“所以嘛,除了按顺序写,还有倒叙和插叙的方法,你的作文里也可以尝试,会有不同的感觉哦。”听了我的话,小丫头笑了。
最后,我问她想不想接着读完。她点点头说:“一点也不难了。”“那我问问,以后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你怎么选啊?”小丫头想了想:“看封面,选我喜欢的;外国的书看译者是不是有名有学问;比一比目录哪本书翻译的更好;看什么时候出的书,越早越好。要是还有图就更好了”。
哈哈,多棒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