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消费选择的不同呢?一个字:穷!
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只掌握着百分之二十的财富。各自拥有的财富值不一样,自然消费水平不一样,那么选择的东西也不可能是同一个档次的。
最近朋友圈很火的一句话:一个穷字,贯穿一生。
的确,你没有足够的积蓄,是不可能在外面随意潇洒的,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而有钱的人呢,在消费的时候,选择很简单的,好看的,贵的,档次高,逼格高的,就OK了,没有买不买得起这回事。而普通的人家,选择呢是好看的,便宜点的,暖和的,穿的出去就行,一切都是省钱为最终目的。二者之间,联系最多的,估计就是审美了,都希望买到好看的。
或许,在这个时代,依旧会有很多有钱人看不起普通人,觉得自己有钱,所以各个方面都高人一等,包括智商。可殊不知,其实在消费选择方面,普通人的智商并不比有钱人低,甚至于高很多。一样同样的物品A在不同的场合,或许它的价格就不一样,有钱人逛得肯定都是奢侈品店,而普通人去的都是普通的商场,二者之间价格存在天然差距。为何奢侈品的价格会如此的高,一方面是它的质量自然无可比拟,而另一方面就是品牌效应了,定位高了,价格自然上去了。而普通商品质量上面其实和奢侈品的差距并没有价格方面的差距那么大,差距还是在品牌效应上面,品牌知名度上去了,价格自然上涨了。
因此,有钱人,花更多的钱买的还是一种感觉。而普通人花比较少的钱买的才是需求。
可是,二者之间,都花了比较多的冤枉钱。
一个产品,无论是高档还是普通,从出厂到消费者之间,经过了很多的步骤,一层一层的人都在赚钱,因此,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格远比出厂价高很多。所以,消费者都花了大量的冤枉钱。普通的人,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可是这个很难。目前市场上,物美的价不廉,价廉的物不美。如何才能改变消费者处于食物链最底端的被动地位呢?推崇的F2C真的可以解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