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人很喜欢这道美食——敲蒜。蒜是家家户户寻常必备食材,只需经过简单处理后便可成为饭桌上普通但美味健康的一道美食。适量食用不仅预防感冒,对胃也有好处。
当季新鲜的蒜最佳,敲出来的蒜泥白白滑滑的,辣口不辣心。掰一块馒头往调制好的蒜泥里面一蘸,吃进嘴里,食醋的酸混合蒜泥的辣,温度恰好的水分微带食盐的咸味,咬下去,上颚和牙齿周围牙龈辣的生疼;牙齿对食物继续切割,舌头翻动,整个嘴巴里立刻变得酸且辣,滋滋地冒起灼热的气儿;接着,灵巧的舌头搅动着那股气带着被切得四分五裂的馒头往嗓子深处送去,刚刚经历过食物刺激的嘴巴,一股酸辣爽劲儿逐渐替代先前的痛感。接下来一个吞咽,充分混合唾液的食物轻松地进入食道,在身体内任意驰骋,身体感受到巨大的满足感,于是嘴巴里不自觉发出:斯哈 斯哈 斯哈 ,并向大脑传达出“不满足”和“想进一步”的信号,于是贪婪的双眼再次看向那美味,握着馒头的手自觉地再次向它伸过去。
六月是一年中新蒜下来的季节,也是一年里蒜的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每年这个月份,母亲和父亲从集市小商贩手里购买几百头带绿油油蒜苗的新蒜,储备下以备一年的食用。新蒜个头大小决定价格,个头大些的价格贵一些,个头小点的价格便宜点,但总不超过两块五一斤。今年母亲从市场上淘到了新鲜的个头又大的蒜头,四个蒜头加起来约莫一斤重,价格正好两块五一斤,这应该算是品相最好的蒜头了。这几百头蒜共有几个去处:一大部分不做任何处理,只将他们以蒜苗为引编起来,就像大姑娘编麻花辫似的,拿三股蒜苗也编成麻花辫状,编的过程中不断以新的蒜苗填充进来,最终编成几米长带几百头蒜的“蒜辫子”。然后将这条长长的蒜苗辫子盘成几个圆环,挂到院子里的墙上、屋门外任何一个不碍事的地方放置。待到想吃蒜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去“蒜辫子”揪一头蒜下来,炒菜或者敲蒜吃。这是一种非常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的储存新蒜的方式,我的父亲母亲一直以这种方式存放可供全家食用一年的蒜。
除了上面的“蒜辫子”,那几百头蒜还有大约五六斤会有另一个去处,那就是“腌蒜”——不仅味道鲜美,储存时间长,存取也方便,只是操作起来比制作“蒜辫子”要麻烦些。腌蒜蒜苗是不必保留的,先将蒜苗自蒜瓣往上部分全部切去,再扒掉蒜头最外面一层带紫色条纹的蒜皮,只留里面的蒜瓣和少量嫩嫩的蒜皮,靠外层的蒜皮一般已经没有水分发干,带的泥土比较多清洗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这层蒜皮需要丢掉。如果泥土过多,买到的蒜头比较老,蒜皮发干程度严重,可以多扒掉几层蒜皮,这样腌制后的蒜口感更好更入味。蒜皮处理好后,再用刀切去硬硬的带根须的“蒜腚”部分,这些也是不必留下的,经过以上几步处理,一头白白嫩嫩的用于腌制的新蒜就到手了。正式腌蒜之前还有一步操作——冲泡水,新下来的蒜辣味很重,取一盆干净的清水,将处理好的蒜全数浸入水中,并放置在阳光下两2-3天,这样不仅能减少辣度,又可提升腌蒜的口感。
腌蒜可以调制成不同口味,如咸味、糖醋味,酸甜味,根据家里人口味喜好分别配置就好。我们家人常吃纯咸味的腌蒜,准备一个五斤或十斤的陶制或玻璃罐子,适量食盐用足量热水化开——这便是腌制咸蒜的“灵魂汤料”了,冷却后,将“这“灵魂汤料”倒入罐子里;接着将浸泡过水的蒜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罐子中,密封,置于阴凉处。两三天后,且咸且辣的咸蒜便可端上桌了。
那几百头蒜就是这两个去处了。我最爱的吃法是“敲蒜”和“腌蒜”两种,敲蒜的做法:取适量蒜瓣,我们家一般是整头蒜的蒜瓣恰好够吃一顿,扒掉蒜瓣外皮,洗净放置到小碗中;取出敲蒜缸,将蒜缸放置在表面坚硬平摊的地方;蒜缸放入适量食盐,食盐有助于后面敲时不往外蹦;从刚才小碗里取一个蒜瓣放到蒜缸内,手握蒜缸杵对准蒜瓣用力敲,直至蒜瓣软烂成泥状;取小碗里另一瓣蒜放入蒜缸,敲之,直到左右蒜瓣都在蒜缸里被敲成泥状;倒入适量食醋,酱油,少量温开水,搅拌——美味的敲蒜便做成了。
母亲说,她和她的母亲以前一份敲的蒜加馒头,就是一顿饭了。如今,我也爱上了敲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