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氏的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思维课”,以我的理解就是要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在直观的自然界的万物面前教会孩子思考和观察。如苏氏带领孩子们到自然界中认识“生物和非生物”,通过比较黄沙和青草的区别来一点点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感受自然界里发生的一切,并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激发学生去继续探索、去补充阅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问题:片面模仿苏氏的思维课,到大自然中去上数学课意义在哪里?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比如我们前段时间学习的“植树问题”,假设我们就在学校里上课,就带领孩子们到操场边数一数数的棵树和间距数有怎样的关系吗?甚至就萌生要带孩子们去数一数的念头。作为家长学习了苏氏的思维课,对家庭教育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就是要多带孩子到自然界中去看看。
无知很可怕,自己的学识浅薄导致理解的不到位,正如郝老师所说:“你是什么就只能看到什么。”唯有继续学习和读书。今天再读魏智渊老师对思维课的解读。
1.思维课的定义
魏老师指出,要使知识真正的活起来,一方面要关键知识准确和明确(第一套教学大纲),另一方面,更要为掌握关键知识而准备足够的智力背景(第二套大纲),这智力背景是指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源来源。可是一二年级乃至学前儿童他们的识字量很有限,并且自动化阅读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思维课就是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充当第二套大纲的内容。
所谓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2.思维课的误区
要想上好思维课,需要教师和家长不但具备相关的丰富的自然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素养。并不是带领孩子到自然界中去就可以了,而是要鼓励孩子的自由观察与探索,与孩子保持丰富而适度的交流。对大自然的观察,意味着不是止于现象,而是要尽可能深入的探究现象背后的关系,这是观察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思维课的本质所在。
思维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大自然中的丰富的形象,二是引导学生进行质朴的思考,对丰富的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思维课的核心是思考,而不是直观的现象。
3.数学上的思维课
魏老师指出,如果受到了条件限制(去大自然中的机会很少),那么同样可以开展思维课,比如带孩子去商场认识各种商品,在教室里种花养草……
比如之前教学的植树问题,我们虽然不能实际地到操场边去数一数,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图画、绘制示意图的形式来展现,并且最终引导孩子们去画“应用题”。
苏氏也指出,我们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是为了教会他读书,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钻研、会思考的读者。思维课是低年级儿童第二套大纲的补充,那么年级越高,对课外阅读及其他资源来源的补充就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