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移民国家,是祖祖辈辈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思想文化必须地深受着它历史的影响。即使表面上看似隔断了许多年,但人还是那些人,基因没变,国土没变,生活习性没有变,因此说国人的思想、思维、行为习惯,本来就深受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甚至是支配。就像一个孩子承接着祖辈父辈的基因一样,只是这基因是优还是劣,那就不由孩子决定了。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就如同基因,学与不学,他都会往下传,只是学他,你会承接精华,而不学,你几乎更多的是无选择地承接糟粕。
接触了很多搞传统文化的人,感觉最大的问题在于,封闭、保守、自以为是,顽固不化,传统文化不是滋养人,而是禁锢人。这无论如何都是从事传统文化工作者的悲哀。
作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深以为,无论如何地推行传统文化,千万千万不可以自我封闭。传统文化必须以开放的、柔和的姿态,融入现实的生活,尤其是搞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你首先得是一个开放的人,接纳新思想、新科技、新思维的人,而不是以传统自居,自我封闭,自我陶醉,你必须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的生活,而不是隔绝。你可以穿古服、说古话、读古书、行古礼、书古字、做古画、弹古琴,但你必须思想开放、接纳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尤其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你必须懂得世界通行共识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而绝对不能凭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去把这种热爱不讲科学地灌输给孩子,让孩子简单地背记,大量背记,无论初衷多么地好,都必须遵循教育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本的思想。
因此说,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当秉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参与、教育即陪伴”的思想,引导孩子注重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改造,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教育的附属品。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会渐渐融入孩子生命,成为孩子未来人生成长的精神底蕴。
传统文化必须是有趣的、鲜活的、情景的,必须是为孩子成长服务的,而不是单纯来让孩子继承的,本着继承的传统文化教育都不可行得久、行是远,它必须为服务于孩子身心灵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否则它只能是一种古老技艺培训。
认为小孩子大量死记背读传统文化经典,不求理解,长大后其自然会理解,这种理论与观点虽自有其合理性,但有一个实事必须尊重:那就是孩子的理解力一定是从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的经历开始的,只有孩子不断地理解自己当下的生活与经验,他才有可能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尤其是传统文化毕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其应用的氛围,孩子们大量背读后,怎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理解呢?何况这个“渐渐理解”过于模糊,怕更多的人,终生都不会理解,如果这个孩子成长大后不再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的话。
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孩子,首先必须是兴趣,是情景,是生活,是快乐,是成长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的大量背诵,才会有意义、才会成长为生命的一部分。
教育,最早起源于文化的传承,但绝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而是为了让当下的人更有智慧、更有涵养、更能理解人生、自然的奥义,当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带着满腔热情施教时,务必更多地去研究兴趣的问题、快乐的问题、方法的问题。
王财贵教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努力让人敬佩、感动,但其方法也不能不说让很多想学传统文化的人望而却步,他的“老实读经、大量读经”,被很多人搞成了“封闭读经”;他的教学方法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念“,简单易操作,带动了许多人去实践、去追随。然而实事上,许多搞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也因此一不小心,让自己变成了孩子学习的执法者,而不是陪伴者、参与者。如果把这六字真言改为”小朋友,我们一起念“,从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上,是否后者更符合孩子的成长。从事传统文化的老师,最最不应该的是板起面孔,高高在上,而应当是与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读、一起背、一起玩、一起做,用围成一个圈的形式,无论如何都要比老师端坐讲台、学生分排跟着学要更人性、更现代、更符合孩子们的学习。
我常想,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室,布局上直接就改成”圈“的形式,老师、孩子、父母、义工,能参与的都参与进来,读圈、颂圈、唱圈、画圈、玩圈、舞圈,晨圈、晚圈。。。。这是不是要好玩的多。
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是短暂的,而生活从来都是多样的,那么为什么不让孩子从事多样化的学习呢,而只是读经,且一读只读一种经,孩子更应当是追求自然的,追求情景的,所以,以传统文化圣贤经典为主的学堂机构,更应当本着丰富、多样、灵活、情景、自然的原则,来从事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包本背“,更不应当去做什么”练孩子的定力“。
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内心好像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吸取了太多现在的、西方的理念与方法、形式,会被人骂”中不中西不西的,像什么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中不中西不西”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融合融化,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形式上荡然无存的今天,更应当走向开放,它必须是国学的,更是国际的,甚至是双语的,又是个性的,是人本的,也是自然的,是情景的,更是多样的。
从事传统文化者,最应当学习北京的龙泉寺,他们正是以开放的、鲜活的、科技的、生活的,且又不失其本真地进行着佛法的弘扬,他从来不远离众生,而是让众生亲近,欢喜。
传统文化,也必须这样,让人舒服、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