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不久,父母就着急为我张罗婚事。我被催得烦了,就赌气地说,“不到三十岁我不结婚”。
今年,我三十周岁。
可“事与愿违”,当年的誓愿只实现了一半。不到三十岁,成了家;不到三十岁,有了娃。
2013年10月19日,是结婚的日子,我二十五周岁。
2014年12月1日,大儿子康康出生了,我二十六周岁。
2017年6月28日,小女儿朵朵也来到了世上,我二十九周岁。
生命的流转,从父母到我们再到朵朵,像记忆中童年的游戏--击鼓传花。逐年累加的年龄,是急促的鼓点;女孩都是大海的女儿,所赐予我的,恰巧是传在手心的一朵浪花。
诸法实相,生命无常。男人的一生,是与女人纠葛的一生。陪伴我最久的是母亲,其次是妻子,最短的是女儿。母亲爱我,就像一条短短的扁担;妻子爱我,就像一只不大的雨伞;女儿爱我,就像一通长长的铃声。
人之初,性本善。众生都是佛祖案前的灯芯,却为红尘所引,委身于走动的马灯中。在灯影迷离之中,我们的心笼罩着尘世的薄雾,看不清未来,留不住现在。
我又是幸运的。母亲的叮嘱、妻子的呵斥、女儿的拥抱,任斗转星移,都不会发生改变。生存还是毁灭,爱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他们的爱,像一盏烛火,于盎然处点亮我的轮廓,于阑珊处照亮我的前行。
(一)
再次想起母亲,心头竟涌上“悲欣交集”的浮影。“悲欣交集”四字,是弘一法师的遗墨,每次读及,并不得其义,只增烦恼。林清玄在《高僧的眼泪》里说,“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地,才使万法皆空找到落脚的地方。”这句话犹如禅宗的“棒喝”,顿时让我觉悟。“悲欣交集”必然不是虚妄的存在,须依附于人身方显真意。换句话说,谁的生命不是悲欣交集?谁的情缘不是悲欣交集?你有你的,我有我的,究其何解?佛曰:“不可思议。”
母亲从未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之所以这样俭朴,不全然是经济的原因,而是她认为人应该“惜福”。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冥冥之中有定数。每种福气之间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如果过度放纵了口欲,不就是在提早损伤自己的身心吗?惜福不是少福,而是惜福得福。
母亲并不是佛的信徒,却时常去寺庙烧香礼佛。佛堂墙壁上的经书很厚很旧,众生穷尽一生都想参透。可叹的是,我们只以为最难念的经在佛堂,却忘记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把自家里的那本经读通、读熟了,体验真实的佛法就很简单了。
(二)
我和妻子同龄,比她大三个多月。朵朵出生后,她重重地松了口气。在三十周岁之前完成了“二胎”任务,她肩头上的压力一定卸了不少。妻子曾对我说,“女儿,是上天带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说这话的时候,妻子的眼睛湿哒哒,脸上却满是欣慰。这不就是“悲欣交集”的观照吗?
惜福不仅是在数量上爱惜,更是在时间上及时。幸福如花,有绽放的花期。“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错过了幸福,又要等待四季的轮回。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花季;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花祭。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条手帕,家人之间发生了口角,就打成一个结。要想解开这些结,应该从结心着手。妻子是感性占上方的人,用“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来形容恰当不过了。所以,我的“苦口婆心”每次只会换来她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本来还不懂,直到电台播放了这首歌。音乐用一种沧桑的声调流出来了:
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你说我像梦,忽远又忽近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你说我像谜,总是看不清
其实我永不在乎掩藏真心
听到这样的歌词真是令人心疼!家人的本意都是好的,只是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阴差阳错”的误会,打成了一个心结。其实反过来想,这些结都是家人系成的同心结。如果思想上没有一点交集的话,也根本不可能打成结了。
可叹的是,我们通常只看到打成的结,却忘记它是因爱而结了。
(三)
小女儿很可爱,眼睛很大,小名叫“朵朵”。
刚刚我去问妻子,有什么寓意吗?
妻子睡眼惺忪地说,“像花朵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哦~那为什么不叫花花呢?”我总是善于发现问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说到“朵朵”,我立即就想到了一首歌,《浪花一朵朵》,歌词吐露的也是我的心愿。
你要我陪着你
看着那海龟水中游
慢慢地爬在沙滩上
数着浪花一朵朵
你不要害怕
你不会难过
我会一直陪在你的左右
让你乐悠悠
日子一天一天过
你会慢慢长大
时间还真是过得快呢,转眼朵朵都快一岁了,祝她生日快乐,健康开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