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是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人的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知识的留存率为5%-30%。
主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他人,知识的留存率为50%-90%。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被动学习都是在被动地接受;而主动学习则是自己亲自参与其中,主动思考或行动。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深度学习之道。深度学习有以下三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钻研第一手知识。此处的说法,我曾在古典的《跃迁》一书中看到。一手知识批的是经典、原著或学术论文等。而不是像现在的新媒体,经过各种的编写和裁剪写出的情绪文。这种文章,无法保持原文的理论,不是掐头去尾,就是添油加醋,乱改一通,曲解原文的意思。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就是像此刻我写的东西一样,边读边用自己的话在做解读。
三是反思生活。经常写反思,会从生活中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看到这节题目,我再次想起了古典的《跃迁》,这个题目也是这本书其中一章的内容。只是,古典说的高手的暗箱是专注。而此书作者讲得高手的暗箱是关联。
但是下面讲到的三个步骤,却是现在古典办的读书写作营中在使用的。
此时我发现,这些作者在写书时,互相借鉴他人的案例作为自己例证。而且,读书越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关联越多,越能打通自己许多的模糊点,或是勾连不同的知识点。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然后,将其转化为今后的行动。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首先,手中要有锤子。
即你对某事要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极致的专注和思考。
其次,输入足够多。
多阅读、多思考,会让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关联。
再次,保持好奇心。
要像孩子一样保持好奇心,好奇心会让人对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喜欢去琢磨。
最后,常说的一句话。
李笑来常说:“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用这个道理去解释其他的现象,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比如,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据说他有数百个思维模型可以应对投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他的知识体系包含500条生活和工作原则,并写出了《原则》一书。
作者读书的方法,在书中寻找触动点,然后,将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联想到的思考。读完书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哪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