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会觉得是独自一人。或许是越来越快的节奏,或许是越来越便捷的互联网。而更简单的联系方式却变得很难,我们习惯了只言片语地聊天,我们习惯了表情包,然后习惯了沉浸其中。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父母在变老,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朋友在疏远,仅仅就只有自己。此刻你觉得自己很渺小,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困住了自己。
当你绝望时,你不仅是自己一人,你还有家人。不要拒绝爱你的人。因为是你,所以关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越来越能理解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可能是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的缘故,我与父母的关系总是淡淡的,客客气气的,没有腻腻歪歪。这就是传统的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不能表达自己,所以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不被理解的心情,最后都化作了沉默。记得刚读书那会,我的课业真的是一塌糊涂,可是在父母的观念里,这是非常严重的失误。重蹈覆辙的教训是一个做父母永远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迫切,所以他们紧张。在我们有限的生活体验里,我们就只有抱怨以及叛逆。枯燥的补习班、培训班,我们觉得被剥夺了童年的乐趣。直到成年之后,见识到人生百态,体会到酸甜苦辣。我们才理解这种无可奈何以及用心良苦。
每次见到身边不一样但都是为人父母的角色,他们日常里忙忙碌碌,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但都过着以子女为乐生活。所以我总是会想起我的母亲,她是不是也是这般无可奈何,这般忙忙碌碌。而我们想着是离开,想着是逃避责任。随着父母变老,满头白发,可是我们好像还没有长大。我小时候总是和母亲去外婆家,总是能听到母亲爽朗的笑声,以及看到好像我犯错时候的表情。原来妈妈还是个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像孩子,但我们似乎也变成了曾经讨厌的“严厉家长”。父母不懂的变多了,我们同样着急了,于是争吵冷战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们与父母的距离更远了。好像长大的自己更加没有安全感,你孤独,却忘记了最需要的还是你自己。因为现在最需要你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自己。
我们从内心里都不愿承认自己的稚嫩和依赖,往往忽视的是自己的精神感受。因此,我们也需要记得自己。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然而前者是最为普遍的的缺失。客观面对需要与被需要,所以你也很重要。这种观念在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主观的想法和判断。所以,当你觉得别人不需要时,请你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你需要坚定自信的自己。当你觉得自己不需要时,请你大胆的退后一大步,你需要真实又示弱的自己。请你别觉得自己不重要,你内心需要一个深省的自己,重要而又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