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
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手里有一套“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比如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据说他有100多个思维模型,可以应对投资判断中的各种问题。
再比如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他的知识体系中包含500多条生活和工作原则,最终写成的《原则》也有500页之多。
当然,包括很多知名高管、政界翘楚、图书作者、超级学霸等等,都在此之列。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那些“知识体系”正是牛人们的致胜法宝,如果我们能借用他们的知识体系,是不是也能让自己快速提升呢?
答案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知识”和“认知”的区别
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能“判断与选择”。
正如万维钢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点,正是掌握“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里,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自己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换句话说,知识不一定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
这部分“有效的知识”,是能帮助我们判断、选择、行动、改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我要重点阐述的。
二、只学自己触动的
不追求看完一整本书,不画思维导图。
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
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画上标记,在书白处写下大量能关联到的思考。
书读完之后,我会合上书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
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到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地变化,我就认为读这本书就超值了。
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于我何干呢?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或触动到我,我同样不会花一点时间。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别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把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攫取过来就好了。
因为这些触动自己的信息碎片能够与自身紧密地结合,慢慢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最终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因为,体系的本质就是把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整合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
三、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用“触动法”来学习,是科学的。
通过运用“触动学习法”,我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用它来读书、反思、建立个人认知体系都非常高效。
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或流水反思的人。
面对生活和信息的滚滚洪流,触动,真是一个最好的筛选器!
四、仅仅触动是不够的
为了留住触动点,让它成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就得想办法和它发生关系,产生连接。
这种连接越多越好,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重新解释出来,这会逼迫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道理、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个知识十有八九就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很快,因为他总是在不断地连接新旧知识。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写作是最好成长”的原因。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地提取出来,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如果你在读书、写作、交谈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观点,哪怕你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只有一条微弱的线索,也要极端地重视。
因为能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到,说明这是真正的触动,宝贵的连接还在,所以要想办法去主动关联和强化。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只关注自己是否理解了作者的内容,却常忽略自己头脑中冒出来的想法。
其实这些想法非常珍贵,它正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进行大量关联的机会。
放过了这些机会,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因为实践才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
而一旦去运用和践行那些知识和道理,相关的细节就会源源不断的显现在你的视野里。
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牛人,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