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反潮流的人。
越是流行的,我越排斥;越是重推的,我越逃避,越是标榜的,我越冷淡。这当然有我想以此突出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的小心思,但更重要的是我喜欢独立思考和亲自感受。上了这么多年学,读了这么多年书,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没当上大官也没当上大老板,那些世俗希望子女能够让父母骄傲的事情我自认为做得太少,但是有一点我对自己很满意,那就是无论何时我都能够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心。在这片土地上,有时候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种折磨,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甚至是一种犯罪。但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已经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普通人,独立思考是我最后的底线,除非你用物理的方式让我彻底失去思考的能力。
因为这种特点,我的认知总是落后于潮流。比如初一时第一次听周杰伦,我认为他的歌曲咿咿呀呀的超级难听,尽管我也承认他的音乐是我从未听过的那种,可是习惯了传统流行音乐和歌词唱腔的我根本无法接受他的作品。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直到我上高一,有一天晚自习前我去小卖铺买文具,夏日的傍晚恬静而暧昧,我独自走在回教室的路上,走过食堂后面的小巷时,不知哪里传来一首慵懒而又温柔的歌曲——“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时间在旁闷不吭声,寂寞下手毫无分寸,不懂得轻重之分”。那一刻我愣在原地,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流传遍全身,当然不是尿裤子了,而是那首歌仿佛打开了我青春的另一扇门,那扇门后的未知让我激动不已。后来我才知道,那首歌叫《回到过去》,收录在周杰伦《八度空间》的专辑。从那以后,我像是走火入魔般听周杰伦的歌曲,一首接着一首,无论是快歌还是慢歌,无论是R&B还是RAP,无论是中国风还是爵士风,我都听得有滋有味。从那时起,周杰伦成为了我最喜欢的歌手,而那一天已经离周杰伦发第一张专辑过了七年之久。对周杰伦来说,无论我喜不喜欢他都无所谓,作为天王的他也压根不缺我这一个歌迷。但是,周杰伦的音乐陪伴了我整个青春,在很多个不眠之夜都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帮我抚平伤口,带给我重新开始的力量。
而现在,我早已不是那个懵懂天真的大男孩,如果我的爱情和周围的朋友一样顺利,或许我也早就成为了一名父亲。只是一路坎坷走来,婚姻这个词似乎离我还很遥远,看着周围的朋友谈论家庭和孩子,我也只是淡淡的笑一笑。当然,任何事情都可以辩证的去看待,现在的我虽然未能体会到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的喜悦,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拥有大量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运动、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思考生命的意义,尝试生命不同的体验。我知道自己对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生命不同的阶段,珍惜那个阶段的时光,去做那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
近期我用一周的时间追完了电视剧《人世间》。记得大学时候我很喜欢在豆瓣里写影评,一大段一大段的用文字输出自己的感受,和志同道合的网友热烈讨论,和意见不同的网友激烈辩论,那是只有青春时期才存在的热血。现在,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或电影,我都只是在日记中简单的记录一下想法,让它成为我精神世界的补充。
这部电视剧在去年就已大火,可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我愣是在一年之后才开始观看,当它的热度渐渐散去,我却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剧情并不复杂,以周志刚一家人为中心,讲述了那个地区那一群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经历的不同的事情。在父亲周志刚的言传身教下,周家三个孩子个顶个的出类拔萃,虽然按照世俗的标准看老三周秉琨并不算优秀,还因过失杀人蹲过监狱,但这并不影响周家子女的闪光。老大周秉义是个品学兼优正直善良的人,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被分配到建设兵团工作,与他当时因父母被打倒而失落痛苦的女友郝冬梅恩爱如初,甚至为她放弃了闪耀的前途。当郝冬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周秉义只是简单的说了句:“苟富贵勿相忘。”老二周蓉是个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女孩,尽管我不喜欢她在剧中某些时候的表现,但总有一些人像她一样习惯的以自我为中心,习惯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却不知她的这种做法特别容易让周围的人难堪甚至是受到伤害。老实说她的运气是周家三个孩子中最好的,虽然也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苦难,但我认为绝大部分苦难都来自于她自己的选择。即便是到了最后,她的结局也是周家三个孩子中最好的。而老三周秉琨,是最让我敬佩和心疼的人。表面看,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没上过大学,文化水平不高,遇事好冲动,思考问题简单甚至是幼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直照顾着父母,惦记着哥哥姐姐朋友长辈。和哥哥姐姐比他“没有出息”,甚至在某次过年时和父亲哥哥争吵过。和周围朋友比,他也没有吕川和唐向阳那样的事业和学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成为了周家最重要的支柱,也成为了朋友的核心。每次父母需要他时他都会准时出现全力以赴,每次朋友落难时他都会出手帮助。他爱媳妇儿郑娟,这种爱已经超越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界限,他是中国式爱情的至高境界,一种润雨细无声的爱,一种几近灵魂和信仰的爱。只要有郑娟在,周秉琨的希望就在,让人欣慰的是,他在郑娟的心中就如同郑娟在他心中一样珍贵。
《人世间》剧情跌宕起伏,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虐”,有人说这部剧是现代版的《活着》。我无法评论《人世间》和《活着》哪个更深刻,但我更喜欢《人世间》,因为它带给我希望。我知道一部文学作品为了增加冲突和戏剧性会加入一些比较特别甚至是狗血的剧情,比如《人世间》中楠楠在美国被枪击身亡,周秉琨失手伤人导致骆士宾意外身亡,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剧的精彩和深刻。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是剧中的某个角色,当我遇到相同的事情时我会有怎样的反应,我会如何去理解和面对。剧中的大哥周秉义和周蓉第二任丈夫蔡晓光都太过完美。我相信人世间有很多像蔡晓光那样的人,一个人会因为爱另外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等待和帮助,虽然在如今这个时代他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备胎”或“舔狗”,但是在我心中几十年如一日爱一个人和几十年如一日追求理想和干事创业同等伟大。我不是“恋爱脑”,我也懂“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但是几十年如一日真心去爱一个人,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再说周秉义,现实中有像他一样的人吗?当然有,而且还不少。这不是为谁唱赞歌,因为我知道就是因为有太多像周秉义一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在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的老百姓才从当年吃不饱穿不暖到今天过上了富裕小康的生活。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国家不存在贫富差距,但是只要我们行的端走的正,只要我们像剧中周秉琨那帮朋友一样努力靠自己地力量生活和奋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整部剧中,我哭过两次。一次是在周家父母去世时,我瞬间红了眼睛。另一次是在吕川以调查组组长的身份来调查周秉义被人举报的案件,案件结束后他和周秉琨老哥儿几个在小饭馆里聚会,喝着酒唱着歌回忆他们的青春,而作为他们曾经的好朋友曹德宝和乔春燕却站在窗外哭着看着聚会的老友们时,我再次流下眼泪。田震的《干杯朋友》太应景太煽情,作为几十年的好朋友他们每年初三都会聚会,有时候因为吕川和唐向阳外出读书和工作没聚全过,有时候因为周秉琨在监狱服刑也有好几年没聚全过,更有时候因为孙赶超患肾病不愿拖累家里人自杀后也没聚全过,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友情一直延续了几十年,我非常羡慕和向往这样的友情。如果说看完《人世间》后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总结了三点:一要孝敬父母,因为有一天他们真的会死;二要珍惜朋友,那些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愈显珍贵;三要广结善缘,你的善良会成为你生命的福报。
因为失恋,近期的我更喜欢去思考一些感情的问题。我不知道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坎坷喜欢多少个人才能真正找到真爱并度过一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恋爱结婚易如反掌,对有些人来说却比登天还要难。因为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习惯给自己和别人找一个体面的理由——缘分没到。可这个缘分究竟什么时候会到,谁也不知道,这似乎是一种天机,而天机是不可泄露的。于是还对爱情和婚姻抱有希望的人会继续不知疲倦的去寻找,直至等到“缘分到了的那一天”。现在的我还是比较期待爱情和婚姻,对我而言,单身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婚姻同样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这和我去体验打球的快乐,品尝美食的喜悦,浏览美丽的风景一样是种宝贵的人生体验。我从未有过孤独终老的想法,即便我也知道生命的后期无论结婚与否孤独都是必然,但我更希望在还拥有爱一个人的能力时去体验婚姻的温暖。《人世间》中周秉义和郝冬梅的爱情让我羡慕,周蓉和冯化成的爱情让我钦佩,周秉琨和郑娟的爱情让我向往,还有其他配角夫妻的爱情都是对爱的一种诠释。我在想,我应该继续抱有这样的希望,对爱情的希望,这样我的生活才有温度,我的生命才不缺乏一种极为重要的体验。
再好看的电视剧也会全剧终,再坎坷再幸福的生活也不会一直下去。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人世间也有太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经历。你不要慌,你不要沮丧,你不要弱不禁风,挺直了腰杆去面对,你不是一个第一个倒下的,同样你也不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2023年4月15日 夜 家中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