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非常深刻值得反思的好剧。
3月24日台湾上映,贾静雯主演。
豆瓣总评分9.5分 剧集抛出一个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世界的真相,人性深层关怀。
到底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
有标准答案吗? 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出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
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法扶律师,
弟弟患精神疾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家庭 当事件发生,
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整个剧情围绕着“无差别杀人事件”深刻地展开。首先科普下什么是无差别杀人事件,通俗讲就是指犯罪人在没有任何怨恨,无缘无故,目标随机,见谁杀谁的事件。 剧情中杀人犯李小明,他在一个电影院,枪杀了9个人,并且造成21受伤。法院判其死刑,但仍然难以平复。
互联网的时代,爱恨都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成为点燃情绪的导火索与恶意的泄愤口。 《我们与恶的距离》每集片头都以网络上的热点新闻报道与跟帖评论开始,这些蘸满浓烈情绪的字字句句。
剧情展开以罪犯李晓明在电影院开枪犯下无差别杀人案后的两年,受害者家庭、加害者家庭、辩护律师等各方都由新闻舆论入场。伤口是如此难以愈合,贾静雯出演女主角新闻台副总监宋乔安,作为事故幸存者她失去儿子的自责与对凶手的痛恨交织,很难有人能够苛求她去原谅作为下属的李晓明亲妹妹。但另一边,罪犯李晓明的家属的愧疚、痛苦与困惑同样是真实的:“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赔偿与道歉,对受害者而言,毫无意义,无法减轻一点伤痛。
剧情中选择为李晓明辩护的律师同样经受着新闻媒体和网络暴力、被威胁、甚至被群众泼粪的伤害,但他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他说:“你们都希望他(李晓明)死,大家都希望他死,舆论媒体也希望他死,我也认为他该死,但是法律不是用来讨好人民和媒体的……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着找出答案,试着去预防,这类的事情在世界各个角落每天都在上演,你该不会真的认为杀戮游戏或是家庭教养的问题就是李晓明犯案背后的原因吧”?冷酷但又无比清醒。声讨恶人、但不声讨恶的行为,不挖到真正的原因,真正的问题将永远被搁置了——没有了李晓明,却依然会有无数李晓明的模仿者。
剧情将悬着心、憋着一腔怒气的观众放置到一个至高的观看位置。在剧中,民众不加思考的“死刑”、朴素的简单的以暴制暴的正义感。但现实已足够沉重。《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将湿漉漉又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更需要艺术创作的勇气与正念:因为表达真实,某种程度上就会触犯观众包括民众,媒体,政府,但勇敢地在屏幕前犀利的抛出问题给观众去思考。
李晓明的原型故事就是来自2014年,台湾新北市21岁的郑捷,在地铁里砍伤无辜的乘客,致死4名,21名受伤。经过5年,大家依然没有忘记伤痛。民众感同身受,媒体和政府都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提出了质疑,值得大家深思。
观众打出的高分有据可依:“现实题材,严肃话题,法律道德的拉扯,人性的亲密疏离,善恶的争辩,新闻理想的偏离,只看一集引出这么多话题,这种剧不打五星还要打什么!”
剧中老师对李晓明的妹妹语重心长道,“不要去挑战人性”。因为世界是立体的、从不是非黑即白,编剧无限逼近人性的复杂与阴影面,行大善的人也会有小恶,所以剧中角色从不是单纯的好人/坏人。武断地设下种种偏见,可以维持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但不堪一击。剧情并未利用偏见去煽动不同群体间的对立,悲剧中的每个个体都各有自己的不幸。
剧中,律师为罪犯辩护并非就是洗白,追逐热度与眼球的记者也未必在传递真相,作为辩护律师家属在宏观正义真相与家庭私人生活间的摇摆、纠结,编剧没有传递任何一种廉价的道德感,主角也没有忙着自证伟大、进而感动自己。
剧情的落脚点终归是“教”,但剧情并不指向提供一种标准答案或解决方法,教的是“学会面对”:例如剧中精神病医师指出的,“对于一个病人来说,病识感非常重要。只有认识到自己病了,才能更快地疗愈。”只有认识到自己生了病、出了问题我们才有疗救的可能。放逐、隔离、逃避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相反,面对才能进步。
当我们能接纳他人身上的复杂性时,我们才会明白和接纳自身的脆弱面,看到勇气和恐惧是可以并存的,明白阴暗不会阻止美好,因为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才是恶的最佳培养皿。比恐惧更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所以此剧深刻的提出:
正义的标准是什么?
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它没有一个操作手册。
希望它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对话的空间。如果我们都放弃的话,这个问题就永远不会有答案,至于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如何?
留给我们去思考。。。。
备注:如果没有看过,可以联系客服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