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二考场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正午,灼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燃烧着,刺痛了我那颗已经薄弱不堪的心。 ——来自一次令人难过的纪行
一
从小就因为手脚笨拙而不擅长各种活动:学羽毛球的时候总是接不到球,下课的时候一个人站在空旷的训练场上被教练嫌弃;高考结束的暑假里又跑去学车,本以为拿到驾照是顺理成章的事,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与科二纠缠不休,也依旧毫无进展。
很多好友打来电话询问我科二的技巧方法,尽管引起我对回忆些许的不快,我仍然认真地讲解着。然后,不出意外的,在考试结束后的朋友圈里刷到她们通过的消息。
要我去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就是你花费了多出几倍的时间,仍然比不过那些比你轻松的人。
那种从心底里纠结又不甘的酸涩,明知道这样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停地来回忧虑和思考。
每一次挂掉的夜晚,我都会闭上眼睛来回地重现当时的情景,车里的温度,方向盘的触感,还有听到自己挂掉时心脏停跳的感觉。
我想到自己待考时紧张忐忑的心情;想到考前持续的练习与重复;想到教练不停提醒我保持心态的话语;想到自己走出考场后,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失败的颓丧,而是觉得自己辜负了太多人…
最令人难过的,不是在伟大壮举上的失败,偏偏是在这类人尽皆知的细微小事上,人们更容易感到失落和沮丧。
二
回到家之后,令我意外的是,与以往的指责不同,家人都来安慰我,说些诸如“好事多磨”的道理。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其实并不意外。
每一次遭遇了滑铁卢,我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假想成年轻时期屡受挫折的伟大人物,然后说服自己保持着向上的心态继续前进。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陷入难过自责的总是我,就像是命运之手悄悄放过很多幸运的人的时候,永远都会抓紧我。
初一学习打球,却因为肠胃病的意外发生不得不匆匆而终;初三因为状态不好寻求老师帮助,却被无情地拒绝,只因为普通的家境;高一结识了人生中最敬重的老师,却在半年之后永远天人两隔,只能空留苦念;高考前夕一个人默默猜测状元的分数,近乎梦幻地臆想着那一天的到来,只可惜仅猜对了分数,与荣耀擦肩而过。
想了很多,也失眠过很多个夜晚,最终仍不过是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古言沉沉入睡。
就像当初抱着远大的抱负进入大学,一年之后依旧不知方向的很多人一样,我不敢相信自己,只因为我经历了很多很多触手可及的光明却又遗憾地擦肩而过。
我在永远与“幸运”二字无关的字典里艰难地留下每一笔,也仅仅是,不愿意太过平凡而已。
有时告诉自己,比自己生存险恶的人数不胜数,比起他们,自己已经足够幸运:肠胃不好,索性医治有效;寻师无果,自己在压力下也挺了过来;怨天不公,却也暗自庆幸结识恩师;未能题名,也因此选择了更喜欢的语言专业…
一直觉得,自己总是不幸,有时回味,却又觉得一切都已在冥冥中安排得当。
就让我继续持着这份来之不易的不幸,在这个满布伤痕的世界里杀出一份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