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论3

坐下来静静看风景时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说没有把风景融合起来,只单纯注意到了局部;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是水不是水,表达出了山与水交融之景;第三层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把风景和自己的心情、联想、梦境等全部交融到了一起,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

同样地,读书学习也是如此。从“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完全无知)到“我知道我不知道”(有意识)到“我知道我知道”(学到了知识)到“我不知道我知道”(自如的综合运用)。表达起来似乎是有些绕口,细细想来还是有逻辑性的。从不懂,到略懂,到真懂,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在电脑上有一个很好用的思维导图软件叫做 XMind。很便捷很清爽,整个界面打开是一块白板,用各种类型的文本框和直线曲线画出结构略图,可以很清晰的分层分块。如果在信息输入、信息处理时,我们也能将外界信息如此的存储于自己的脑中,在信息提取和信息输出的时候会非常有条理,非常清晰。

跳出读书学习的舒适圈。听听书中、网上、他人的“错误”的意见建议。有些学习方法、读书思路听起来确实很傻,或者完全不对你的胃口。没关系,花个10分钟试试。别人错了,那证明咱们厉害,实践出真知;别人对了,那说明我们进步了,吸收了别人的更好的学习方法与思路。新习惯的养成一定是需要时间的,就像从小骑自行车摔跤一样,我们只需要持续地骑车,持续地摔跤,持续地练习,剩下的交给时间。终有一天,我们能够骑上自行车出远门。读书学习也是一样。每一种新的学习技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无论我们之前的学习思路多笨,读书习惯多差,我们的习惯性思维都会提醒自己别改变了,我一直都是这么学的。

宏观思维。阅读一本书,比如《西游记》,里头出现那么多有特色的人物,发生那么多曲折离奇的故事,如果要提取出故事梗概,其实也就一句话,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成功了。这,不是段子也不是玩笑。在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也要懂得抓大放小。又好比阅读俄国作品,俄国小伙伴们名字都那么长,就得拿个人物对照关系图表,边读书边圈记,哪些人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在接受新信息时我们要厘清头绪,梳理脉络,在宏观上给予自己信心和指导,才不至于忙了手脚,乱了分寸。

拓宽视野 => 快速阅读 => 方法运用。

阅读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始终都建立在自己对作者的写作内容的理解、吸收并且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