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用冰山来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识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部分,是能够被人看到的,前意识是冰山隐藏在海水之下但靠近海面的部分,它与意识之间虽有界线,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前意识中的某些内容是可以进入意识的,就如同海浪的涌动会使得冰山接近海面的部分展露出来一样;同时,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作为“稽查者”,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是冰山深埋在海水之下的部分,不能为人所知,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但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这位“稽查者”放松警惕时,潜意识就通过伪装等多种途径伺机进入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口误、笔误、梦等途径被了解。虽然它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第一层次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一切需要,如人的吃饭、喝水、呼吸、睡眠等。若不能满足,则人的基本生存就会有危险。生理需要对人而言是最本能的,也是最难以避免的需要,对于人的行为而言,生理需要是最强烈的动机。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同时面临着多种需要上的匮乏时,例如一个人又饿,又冷,又没有事业,又缺乏爱情的情况下,“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
人的第二层次需要是安全需要,指能使人免除对身体与心理受到危害的恐惧的一切需要,例如稳定的收入、强大的治安力量、良好的福利条件、健全的法制、强有力的执法者等。
人的第三层次需要是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能满足人际关系的一切需要,友谊、亲情、爱情、归属感等都包括在内。对爱的需要既包括感情的付出,也包括感情的接受。归属与爱的需要往往是在前两种需要被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提出的。
人的第四层次需要是尊重需要,当一个人衣食无忧、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后,他会开始寻求被认可,既有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也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认可,随之而产生的一切需要,如实力、成就、支配、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感等,都属于尊重需要。
人的第五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的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在这一层面的需要之下,个体的各种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本书接下来会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排列,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进一步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