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究竟教什么,怎么教?一直困扰着我。结合自己所阅读的相关文章和自己平日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在反思中得到进一步完善的方法。
以所执教的《昆明的雨》为例进行探究思考。《昆明的雨》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与其他自读课相比它少了旁批,只有阅读提示,那怎样将抒情性回忆散文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是需要实践探究的。
在《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编写说明:“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那如何上好自读课?
自读课得姓“自”。怎么体现“自”?首先得有时间上的保证。真正的自读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一个个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体味、理解、感悟。老师要做的是课堂话语权得交给学生。我的课堂上缺少这样的安排,活动有但总怕时间不够完成既定目标总是很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是短暂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更好的引导,评价用语显得匮乏,没有很巧妙的引导追问,学生多数还是以老师的思路为主进行课堂学习。
第二:自读课得“读”。读书声应该成为课堂的标配,也是语文回归本真的有效路径之一。本节课在朗读设计上有默读、男女分开读、齐声读、自由读,每一次读的任务不一样,默读的任务是勾画关键字词;自由读是让学生读出个性;比读是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标点符号所传达的情感不一样;品读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蕴含着的复杂的情感。一次次的“读”将学生的学习推向纵深。但是也存在问题,学生在朗读体会上不够准确,多数同学不敢大声读,没有惊艳的朗读出现,所以还需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最后,自读课还得是“课”。是“课”就不仅要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还要体现课堂的共生以及教师的选点取材。自读课只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选点式阅读。一篇课文,需要教学的点很多,但是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个点进行深度教学,因为处处是重点,反而处处不是重点了。《昆明的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领会作者的情思,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基于教材单元教学目标的选点教学就是重点。汪曾祺先生的语言淡而有味,但是深深品匝之后会有滋有味,那怎样体会语言特色呢?我们选取了特殊标点的表情达意来体现,运用朗读法、对比法、替换法进行体会,让语言的体悟在朗读中真正发生。让自读课还是语文的模样。
肖培东老师说“语文老师的眼力,便在于平常之处发现不同凡响,在于简单之处品出无限丰厚,在于似有若无指出读出浩渺天地,在于荒凉僻静之地寻得仙踪妙境。”“教读-自读”,所应该产生的“链式反应”才是语文的真实。自读课既是对于教读课上所学知识的检测任务,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小组探讨共同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过程。老师更应该成为那个“于平凡处发现不同凡响”,引导学生并适时指点的“无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