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我最终在结局时释怀,关于婚姻和爱情的谜团也随之解开,如果说有什么话能形容我现在的感受,那应该是,人啊,都是为观念而生的动物。
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徐志摩给了幼仪,且对幼仪来说最重要的东西,给了幼仪一个家。
一个家有什么呢?公婆,自己的父母,丈夫,孩子,有自己熟悉的环境,有这个环境里的道德,成长于这样的道德,并认可这样的道德,深深爱着丈夫,还有了孩子,最期待的,是一起开心的,由丈夫宠爱着的生活。
幼仪的家世我不必说,以如此家世培养的女儿,该是有一颗玲珑心的。察言观色,人情练达。我曾好好研究了中国妇女到底是看待自己的,中国婚姻里的礼节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经过明媒正娶的媳妇,且是正室,意味着夫妻二人共同经营家庭,如果是长子,意味着有责任照顾一整个家族,实际上,责任过大,已经超过了所谓的爱情。那么家长培养女儿的方向则偏向教育她如何人情通透,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为丈夫排忧解难,丈夫意味着她的整个世界。
是的,跟现在不同的是,女人是不必去学会技能谋生的,女人只需要经营好人际关系,甚至这个关系里包括丈夫的小妾,使得家庭和睦足矣,且这个通常已经花费了太多精力。正室意味着与丈夫同等的权力,如果正室不同意纳妾,丈夫是无法纳妾的。我不知道这种教育方法是好是坏,它培养了女人的胸怀和气魄,它也培养了女人的弱势地位。离婚并不是感情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做人的失败,意味着你经营关系失败,意味着你无能。
我知道我说了一堆废话,我打算聊点严肃的话题。所以前面我描述的中国妇女,是为接下来,所有的悲剧和喜剧,他们的选择原因,和父母不合原因,我想我们在考虑婚姻问题时,是会和父母商量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诚然,大多数父母还是绝对的中国人。
以我今天来看,徐志摩的很多话讲的都是对的,比如人要知道自己为何生,为何死,不可以盲从和麻木,孩子应该是爱情的结晶而不是欲望的结果,婚姻不能无情。但是啊,对不意味着是事实。
如果一切事那么非黑即白,那就按照一个方式过就好了,哪来争议可言。张幼仪太明白照顾家庭,太觉得女人的使命就是取悦顺从丈夫,而这个,是徐志摩最不愿意看到的。但张幼仪是有她的魅力的,比如贤惠,我觉得只有中国定义里的妻子配得上这个词。
说实在的,一个人若能搞清楚复杂的家族关系,处理得各个家庭成员顺心,大小事宜谙熟于心,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本事,这样的人,给她机会去博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是完全可以的。可惜徐志摩要的是梦,不是面包。
张幼仪爱徐志摩吗?有时候我不清楚爱情是什么,偶尔只是某个人对你来说很特别,他是个象征,是你认为的幸福生活的必要角色,他在某个时间里来了,占了那个位置,就永远的无可替代了。
据传下来的史料,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依然照顾着公婆,就像平时一样,在徐志摩死后也帮忙出诗集。这算是爱吗?我看完了电视剧后,觉得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欣赏。就如我说的,哪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东西,除非你不愿意承认。比起徐志摩对她的伤害,还有更大的力量在影响她做决定和她的生活。
徐志摩的伤害是让她绝望的,但是徐志摩说的是真话。若不是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张幼仪在后来也不过是和老一辈中国人一样,活在抱怨里而已。我是反对以因为伤害而复仇式的成长的论调的,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伤害,有的只是自愿。
她回国后,依然是镶嵌在那一套价值观里的一员,要在那样的桎梏里,自我意识,多难!徐家着实待她不薄,吃穿用度还是和做媳妇一样,有这样的得到,自然会想到报答,这和徐志摩没关系,只是凭良心罢了。后来她作为实干女性,是懂得徐志摩为女性解放所做的努力的,我认为她为徐志摩出诗集着实是这件事很有意义。
就如她老年所说的,爱吗?谁知道呢。他在那个年少时光里成为使她成为女人的男人,一个无比重要的人,在此后的时光里又不得不面对,她心里是期待那样有丈夫的爱的幸福的。这个已成为了她孩子父亲的人,她唯一能倚靠的人,却永远也不会给她爱。多少纷繁复杂的事,多少身不由己的付出。在那一套价值观里,她是个让我心疼的中国妻子。
我母亲曾在这样的绝望里,对我说,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我连死亡的权力都没有。这么想也许是母亲最大的悲哀。但我也明白,不爱并没有错。
我想徐志摩并没有意识到传统家族里男人,丈夫的意义。男人,相对于女人而言,是绝对正确的,没有错的,男人只和男人比较。其对于一个妻子的否定,在传统道德下,是致命的,非议对于女人而言,更加巨大。徐志摩不明白张幼仪的难处,也不明白张幼仪为什么迟迟不肯回国。他想改变女人的现状,希望女人意识觉醒,自己却从不觉醒。鲁迅当年也离婚,但鲁迅一直有养活前妻,并帮她力排非议。徐志摩在这件事上,真是处理得非常幼稚。
一个人爱不爱自己,其实每个人心里是很清楚的,要么不服气,要么存一丝幻想。张幼仪在离婚后,以其涵养,应该是明白且释怀的,问题只在于人言可畏。她回国后的坚强真的让我无比敬佩,她的为人为她赢得了公道,善良而伟大。
但是婚姻里若全是责任,对徐志摩来说,太过压抑。不适合便不适合,悲剧不可逆转。